前幾天無意間瀏覽到一篇文章,文章中看到一段話:『你吃維他命是因為愛自己?還是因為恐懼?』有時候要覺察到念頭背後的念頭,還真不容易阿!

所有的起心動念不是『愛』就是『恐懼』。其實恐懼也是在『呼求愛』!
你覺察到了嗎?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常聽到『修行』也就是『修心』,任何道理除了要『理證』,更要『實證』!

以前看命理的書中也提到:『形由心顯,相由心生,運由心轉』。

而在<斷輪迴>一書中,高靈白莎講過:『自修奇蹟課程只是開始而已,唯有"應用",方能引領你到達課程要你體驗的目標』。

 

在<與神對話>第一集中講到,神給予人類3樣創造的工具,『思想』『言語』『行為』。人藉由『思』『言』『行』的順序在人世間盡情的創造與體驗,也可以藉由『行』『言』『思』相反的方式,改變舊有的思維。

 

心態改變,自然地外在的行為一定跟著改變。持續地做著某一項仁慈的行為,亦可以培養出你的仁慈之心。所以內在影響著外在,同樣地,外在也會影響著內在,甚至也可以說『內在與外在是同時改變的』。

 

佛法中講到修行的次第要經過四個階段:『信、解、行、證』,當你證悟到某個層次,也會加深你的行動力、理解力、相信的程度。我相信這四個階段也同樣是同時在改變的,只是在物質世間會讓你感受到有時間的差異性。

 

每當我們看到電視或是旅遊雜誌介紹國外一處每地的度假勝地,你起心動念了,你開始上網蒐集資訊、尋找同伴、開始存錢、找適合的旅行社並且詢價,最後坐著飛機出發,等到了目的地,一切的努力,停留在腦海中的美麗景象,如今都展現在你的眼前了,你終於實現了夢想。這樣的歷程,與修行的歷程相似,『理證』只是開始,藉由一段時間的堅持、用心努力地做某些功課(內心與外在),
內在會升起一種新的思維取代你舊有的,或者說你發現了你內在本自具足的一種喜悅與智慧,你終於『實證』了許多經典與大師曾經提過的道理與境界。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心』『物』『能』一定能合一!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得約10年前因為去洽公,正事談完,看到負責人桌上有一些書,她就從中拿出一本書推薦我看,這本書是<與神對話>第1集,隔幾天去誠品把這一本書買回去看,看沒幾頁,被書中以對話方式的提問與所回答的訊息,深受啟發與感動,在第一集還沒看完,隨即馬上把第2集、第3集全部買回家。幾年間,隨著多次的閱讀與思考,深深覺得書中這一位『神』,是深愛著人類的。這3集先藉由個人議題、再擴大到地球的全人類課題,最後話題擴及到全宇宙的議題。也推薦過許多朋友、網友此書,顛覆他們以往所知道『神』的概念,幫助他們更認識『神』。

 

在2005年,因為網友推薦一本書<告別娑婆>,讓我在書店錯過此書2次之後,終於在第3次把它買回家了。跟看<與神對話>一樣,看沒幾頁,也被書中對話方式所傳達出的訊息所震撼,尤其在第四章『人類存在的秘密』,讓我第一次清楚地瞭解到,為何會有娑婆世界的存在,為何人類會投生在這個世界。也因為此書,才有機緣接觸到<奇蹟課程>這一本三合一的書,<奇蹟課程>是一套自修課程,藉由『真寬恕』心法,讓你獲得心靈的平安,最終讓你回歸上主天鄉,永斷輪迴。

 

從<與神對話>到<奇蹟課程>,這些書中的訊息會有衝突嗎?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因為<與神對話>主要是從2元對立的物質世間角度,去看待世間萬象,這樣的論述方式也讓人容易理解,但是在<告別娑婆>與<奇蹟課程>卻說,世間是一場夢,這一切都不是真的。乍聽之下好像有衝突,但若是分別從『2元』與『一體』的角度去看這一切,就沒有『錯』的問題了,因為『都是對的』!

 

記得在<告別娑婆>第2章,P38講到,在回歸上主的路上,你需要歷經四種基本的學習境界。而在學習過程中,人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從一種境界到另一種境界之間跳來跳去。每一境界都有它特殊的想法和隨之而來的經驗,也因此人會根據自己當前的學習心態對同樣的經典做出完全不同的詮釋。這四種學習境界即是:『二元性、半二元、非二元、純一體論。』<告別娑婆>P48也講到,這四種關鍵心境,各有作用,你會像乒乓球一樣在它們之間來回彈跳,但聖靈會一路指導你將你帶回正路。

 

我相信在不同人生階段,受不同的書所啟發,一定都是最好的安排,更印證了『好書自己會找讀者,真理自己會說話』。這些好書就像是一座生命之梯,一階一階地引領你我,朝向更高的視野,也幫助大家能量的提升與靈性的覺醒,最終一定能憶起一切,真正地回歸於『一』體的光與愛!

 

再次感謝<神>與<奇蹟>!!

st-1781094-1  

414506_373099326076112_1442275910_o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04年我化名為:天同!在奇摩交友寫了四年多的心情日記,以文會友認識了全省甚至國外的一些朋友,2007年10月,有一位美國的大姊得知我快當爸爸了,執意要從美國寄一些衣服送我兒子,本來我一直婉拒其美意,但是在她真心誠意想要分享祝福的心情下,我答應接受她寄來的禮物(寄到我當時上班的地方:台北縣三重市中正北路),後來想要在交友版上答謝她時,她已經關版了。一直想跟她說一聲謝謝。

 

有一個理論,六度分離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意思是兩個完全不認識的人之間,中間最多只隔了六重分隔的關係;也就是說,你可以透過你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直到你不認識的那個人之間,最多只隔了六個人,運氣好時甚至更少。

 

是否有機會印證這個理論呢?還請部落格的各位朋友幫忙轉寄這則訊息!(我不知道她住美國哪一州,也不知道這位大姊的名字,只知道她的年紀約莫50~60歲吧)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佛教經典中記載,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而在另一本佛經《賢愚經》中,有一則故事。
 
王舍城旁,住有一位非常窮苦的老太婆,名叫南陀。在一個每百年才能見到一次佛祖的日子裡,南陀雖很想供奉一盞燈火,但用她僅有的錢卻只能買到一點點燈油。南陀就帶著那盞小燈,跟著其他富有的信徒來到佛祖處,點燃燈火後誠心參拜。說也奇怪,那天晚上城中無故刮了一陣強風,將所有供奉佛祖的燈火都熄滅,唯有南陀的那盞小燈火,依然在那裡燃燒,大放光明。由此可見,供奉神佛,重要的並不在於供物的大小,而是在於是否虔誠。
 
一般而言,所謂布施是指散發自己的財物來救濟窮苦的人之意。
但在《雜寶藏經》中,所勸於世人的卻是『無財七施』:
  
  第一的「眼施」,以慈祥而善意的眼光待人;
  第二的「顏施」,以笑容待人處事;
  第三的「身施」,以行動幫助別人;
  第四的「言施」,以溫和、鼓勵、讚美、安慰的語氣待人;
  第五的「心施」,以真心待人;
  第六的「座施」,把坐位、地位或名譽等讓給別人;
  第七的「房施」,以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房子接待訪客。

 

回想每個人一天的作息,打從一睜開眼睛,看到伴侶、父母親友,遇到鄰居、搭公車與捷運、早餐店買早餐、坐電梯遇到同事,就可以用到『眼施』『言施』『顏施』『座施』,工作上與同事、主管、下屬、客戶間互動,即可用到『身施』『心施』『言施』『眼施』『顏施』,各種義工、志工、捐血、捐器官大體等等,即是『身施』『顏施』『言施』『眼施』『心施』,而親朋好友造訪,甚至於路過的陌生人,安排房間住宿,即是『座施』『房施』。

 

其實只要你有心與留心,生活無處不佈施。我也相信不論你有沒有多餘的錢財,都可以活出自己的佈施人生!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2011年某個機緣之下,在某個咖啡館認識一位算塔羅牌的老師,當時正值自己想轉換工作,遂跟這位老師約好時間,打算跟這位老師請教工作的運勢機會。
對於西方的塔羅牌自己沒接觸過,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想印證一下西方塔羅牌的參考價值。

約好的當天,整個抽牌與老師解答的時間約莫30分鐘,老師開宗明義說,塔羅牌大約能預測6個月內的狀況,在我抽牌之後,老師將牌位置放好之後,老師解說我在3~6個月之內會有一個新的工作機會,後來也真的在預測的時間內出現這一個機會,至於要不要接受這個機會則取決於我。我也接受了這個機會。  
但在超過6個月之後,發生了一些變數,這個機會消失了。所以目前還在等待新的工作機會。

這整個過程之中,我的體悟是:卜卦一定有其參考價值(心誠則靈),但是預測的未來不是絕對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不斷地在變化,有時候要以不變應萬變,有時候則要唯變所適,事在人為,我命由我不由天!

各位部落格的朋友,若有在大台北的工作機會(業務工作優先),也可以幫我介紹喔!再次感恩!

阿斌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民國86年退伍,隨即進入明台產物保險服務,因緣際會被分到跑點的服務性業務工作,也開啟了自己10多年業務工作的序幕。

初入社會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不知能否勝任這份業務工作,但隨著工作歷練時間的增加,體悟到行銷就是要找通路,也從工作中去印證這個期間接觸到一些如何行銷與說話藝術的書(例如:銷售聖經、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等書),更體悟到作業務就是「學做人」,業務的銷售成功只有:「信任」兩字而已。

 

如何得到他人的信任呢?如何與客戶建立信賴關係呢?這便是業務員要去好好思考的。誠信、熱誠、自信、專業、誠懇、積極等等服務態度應該都是建立信任的基礎吧。

 

回想起多年前看過一本關於紅頂商人<胡雪巌>的書,書中寫到胡雪巖在商場上的應對進退與為人處事,他可以為達目的,去交換他所擁有的任何東西。,自己也受了胡雪巌這本書的影響,相信「廣結天下友,方能博取天下財」這樣的信念。當然經營人脈是要創造雙贏,有時候也必須先奉獻出既得利益出來,先成全他人,再成就自己。

 

順便分享一些行銷語錄:

 

1.  眾生都是顧客,人人都是sales 。

2.傾聽是用你的耳朵去說服別人。

3.經營事業就是在經營人際關係。

4.客戶不是在拒絕你,而是在拒絕你的行銷。

5.成功總是在拒絕之後。

6.成交是服務的開始。

7.最強的對手也不能從你手中搶走你的客戶兼朋友。

8.如果你完成一筆行銷,你賺到的是一筆佣金;如果你交到朋友,你可以賺到一筆財富。

9.業務員的千言萬語,不如客戶幫你講一句話。

10.你可以得到一切你想要的事物,只要你幫助足夠多的人得到他們所想要的。

11.最偉大的服務,不在工作守則上的規定,而在一顆關懷的心。

 

業務工作除了銷售也要服務,也讓我知道影響力與領導客戶的重要。而影響力始終來自感恩,因為感恩,我們才能看見別人對我們付出的善意與關懷,是這份感恩的心,讓我們願意關懷別人,願意經常微笑,願意記得別人的名字,願意衷心讓別人覺得他很重要。

怎麼樣是好的領導者呢?誠如<僕人>這本書中提到的,「最偉大的領導是侍奉、犧牲、給予!」在<馬太福音>第20章27節中也說到:「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作大眾的奴僕。」

而老子在<道德經>裡也說過:「上善若水!」,他希望我們能向「水」學習謙卑低下,隨遇而安。

 

每一次的銷售、每一次的拒絕、每一次的成交、每一次與客戶的互動,都是一生中的「一期一會」,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要珍惜、要感恩、更要分享,若有機會再從事業務工作,我將會稟持同樣的熱誠,再創另一個人生高峰!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無意間在臉書發現一個公開社團,看了一下創立的宗旨,很欣賞這一位洪南州老師,發心傳達真理實相,完全不收費、不接受捐款、不募款!

~心室(識)解構~

走出觀念 還原本來
 傳達者:洪南州

走出已經觀念編織後的看待
還原未經觀念編織前的本來
終身無需任何費用

一、人的觀念有多少?
二、人的問題有多少?
三、解決方法有多少?
四、真正解決有多少?
五、繼續用無解方法的人有多少?
六、我該怎麼辦?

人的問題何其多,陷入製造問題的唯一原因,就是‘人’全面用觀念解決問題,唯一能解:發現這一切的一切,只因【我】走進了觀念所造的世界,進而走出觀念所造的牢籠,從此遠離所有疑難與迷惑,還原觀念外毫無問題的狀態。

心室(識)解構 傳達內容:何謂心室(識)解構、觀念如何形成、觀念的運作模式,發現觀念內的‘我’,進而,開發引領的機制,明白真實的‘我’與宇宙整體毫無差別,還原浩瀚無際的‘本來’狀態。

洪南州,1994年開始傳達心室(識)解構,2005年為了與人們近距離的接觸,以空照家族為名,創作竹字藝術,透過展覽、摸彩、義賣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傳達心室(識)解構。18年來大大小小講座、研討會、密集班超過四千場,終身不收分文,亦無販售任何產品,不接受捐款,絕不募款,更沒有帳號,唯一只為了傳達‘毫無問題的本來狀態’。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第十課:我的想法不具任何意義。

 

認清你自以為是的看見其實一無所見,這一認知成了慧見的先決條件。

這一課的觀念能幫助我解除我目前的一切信念。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信、解、行、證是修學、實踐佛法的一種次第,讓學佛者在佛法的大海中,能有前進的明確方向。

『信』:就是信仰的意思。『解』:就是慧解。『行』:就是修行。『證』:就是印證涅槃解脫。

 

我相信修練《奇蹟課程》也是一樣需要經過信、解、行、證的歷程。方能活出奇蹟課程所要引領大家到達真知慧見的境界,獲得心靈的平安!

回想自己接觸奇蹟課程的過程,這四個階段倒是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信』:因緣際會地買到<告別娑婆>這本書,第一次閱讀完畢後,某些觀點也衝擊到以往的認知,但還是深受作者(葛瑞)與兩位高靈(阿頓與白莎)對話間所蘊含的人生智慧與生命的真義所感動。隨著第二次、第三次重新翻閱此書,500頁的書裡,劃滿了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星號。到目前為止已經看了四遍了。隔了幾年,阿頓與白莎回來再與作者(葛瑞)對話,出版了<斷輪迴>,延續了告別娑婆的對話方式,兩位高靈再次重申,唯有真寬恕才能帶來心靈的平安,甚至於讓你解脫輪迴!其間我也買了奇蹟課程(舊版),並且操練學員練習手冊,但是正文讀了60幾頁就停頓了,可能是潛意識或小我在抗拒吧,一直到2011年,買了新版的奇蹟課程,才終於把正文讀完一次,並寫下54篇的奇蹟筆記。

 

『解』:奇蹟課程的中譯者:若水老師,也出版了一些與奇蹟課程相關的導讀手冊與書籍,這些書幫助我更深入理解奇蹟課程。在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裡面的一些文章與問答裡,也幫我釐清了學習該課程可能產生的疑惑,幫我節省了不少時間。(參考書目:1.點亮生命的奇蹟-奇蹟課程導讀。 2.無條件的愛-與心對話。3.寬恕12招。4.創造奇蹟的課程。5.生命的另類對話。6.從佛陀到耶穌。1、4.、5、6作者為若水。)

 

『行』:奇蹟課程首重在生活中操練,所以學員練習手冊提供一天一課總共365課的練習,先化解你目前看待事物的心態,再以活出正知正見為目標。我認為在操練的同時,可以與別人分享交流心得,而這也是奇蹟讀書會存在的目的。該課程也希望大家是以學生的心態去學習,而不是以老師的姿態去教人。

 

『證』:自己還只是初學者,不敢說有什麼證量,我也不知道我還要學習多久,或是還要幾輩子,但至少我已經起步了,也幫一些朋友種下了奇蹟的種子,其餘的就交託給聖靈安排吧!

 

最後深深地感謝所有促成《奇蹟課程》流通的上主之子!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