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奇蹟課程筆記&奇蹟好文 (1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問:

    同學們會覺得,如果我們修行,會變得沒有欲望,那就沒有貢獻。

    我們現在學到的《奇蹟課程》又講「一切沒有意義」,還有「世界是幻相」。本來還以為自己可以為世界貢獻的,那如果「世界是幻相」,你在世界上努力不就像是在沙灘上推城堡,這樣子還要做什麼努力?

若水答:

    這好像是新學員的問題。妳所說的話,其實編輯《奇蹟課程》的 Ken Wapnick 也很贊同,他認為太年輕的人根本不知道「小我」是什麼,你若要超越「小我」,得先知道「小我」是怎樣在困住你,在還只能戰戰兢兢地當個乖學生、乖孩子的東方文化下是不太容易看到的。可是很奇怪,在台灣有很多的年輕人在讀《奇蹟課程》,而且很多人讀得蠻有心得的。

    不過,基本上是這樣子,妳的疑問也是「小我」在害怕--萬一我真的把這些心靈的東西讀進去了以後,我們要怎麼去面對物質世界?

    不要忘了,外在的物質世界也是妳心靈的投射,好的世界和壞的世界都是妳心靈的投射。你現在心裡亂七八糟,就投射出這樣的世界;如果你心裡變好一點、清楚一點,照樣也會投射出一個世界出來。其實那個內在的連繫從來沒有斷過,只是外表上看起來好像你沒有那麼積極要去做一些事。

    我們的肉眼只會看到你「做」了多少事,其實從內在的角度而言,你不做事情的時候也在創造,或說是營造,其實已經是在做一些事情了。

    我們總以為「小我」不作主的時候就沒事了,其實當「小我」不作主的時候,更大的一個力量才會進來。

    《奇蹟課程》很多講法和我們習慣的恰好相反。它要我們到心內的一個「祭壇」奉獻,通常我們要拿出來獻的,都必須是最好的東西,但是《奇蹟課程》卻說凡是讓你恐懼、讓你受苦的東西,才是我們應該拿到內心的祭壇上奉獻出來、交出來的。

    你這個東西一拿出來,原本被它塞滿的心靈出現「空檔」,靈性馬上就「補位」進來了。也就是說,只要你能夠拿掉一個不好的東西,就一定會有一個好的東西進來彌補。

    我們習慣的「小我」則正好相反:你看,這是你唯一有的東西,你丟掉以後那還剩什麼?

    它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嚇你,甚至讓你繼續用「心靈的方式」忙下去,不只是人家會來找你幫忙,你自己也會覺得需要這個課程、那個課程,還是很忙的。「小我」是絕對不會沒事幹的,就看你會聽哪一個聲音。

    當你的「小我」不作主的時候,就是弟兄們在替你作主,「聖靈」思想體系才可能帶領你。

    如果你都靠自己去做事情--「小我」告訴你說這樣比較保險,再苦也是自己找的,最後的結果也只好自己忍住。

    其實,你的「小我」少作主,很多事情反而成就得更好,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自己的聰明作了那麼多主,都搞得一團糟,自己不作主的時候,反而奇蹟也來了,一切都很順。

    「小我」一定會抗拒,這是每一個人心理上多多少少會經過的。

摘自若水 2008 年台灣奇蹟之旅 2.5 階會後問答
感謝歐陽昭儀整理錄音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朋友跟我聊起經濟風暴、氣候變遷、地球浩劫、世界末日這類傳言,我只是提醒他,如果我們相信這類訊息的話,無論是分享這類訊息,甚至於為這些事情預作準備,其實是在助長這種毀滅的預言。所謂世界的毀滅,其實暗示的是我們人類自己的毀滅傾向。

    我這樣講了以後,朋友就有一點擔心,他認為,註定要發生的事情,我們怎麼能夠只用一些光明樂觀的心態面對?他覺得我們應該準備自己的心靈,接受現實。

    可是,問題是我們怎麼為所謂的浩劫末日做準備?除了把自己嚇死以外,我們還能夠做什麼?

    世界末日這類地球浩劫的傳言,不是現在才有,在人類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有。這些浩劫,真的會發生嗎?究竟來講它當然會發生!因為,反正這個世界上的金融,注定會有風暴。而世界上哪一個朝代沒有大浩劫?連物理學家都說這個世界總有毀滅的一天。這是小我世界最基本的劇本;就是每天都有危機,沒有一天你能夠安心的活。這個世界的本質,佛經上面早就講得很清楚,它用成、住、壞、空,來形容這個物質世界;用生、老、病、死,來形容我們的身體;最後都是壞、都是空,都是病、都是死。

    這是整個世界必然的過程,也是必然的結局。所以,對於我們活在夢裡面的人,這不只是真的,而且是一種宿命,非發生不可,這個我們沒有什麼好爭的。我們唯一需要探討的就是:這件事情對你個人的意義是什麼?你準備要怎麼樣面對?

    如果你準備繼續活在夢中,跟整個世界千千萬萬的夢中人,演完這場成住壞空的戲,那你當然應該去做些準備,也許你要去安排一下你的基金、你的股票、考慮是否該辭去工作、在家裡儲備糧食…。

    可是,我不是跟這些人(準備繼續活在夢中的人)講的,因為我們都是在學心靈的人,我相信你是真的想要覺醒,你今天才會修得這麼精進。那麼,你真正該問的問題,並不是說這個末日會不會來?浩劫會不會發生?我們該怎麼辦?

    想要覺醒的人問的問題完全不同,你的用心不再放在「怎麼去應付夢裡面的這些事件」上,而是:我為什麼會跟這些人一起編這種劇本?我為什麼還這麼興沖沖的參加他們的編劇?我的參與究竟賦予了這個夢境什麼意義?

    前天在網上共修的時候,我們才討論過心想事成的說法,有人提出來說:連這個世界毀滅也是我們心想事成的。我們今天相信它、為它做準備或者防備它,其實就是心想事成的力量。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結局嗎?

    奇蹟課程是為想要覺醒的人提出另外一條路,它告訴我們:世界或你所經歷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你自己想來的,都是你自己要的。而且奇蹟課程常常講得都很絕對,它說「絕無例外」,沒有什麼大事小事,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們自己想要的。不論你怕它、要它、恨它,都是因為你這一念而勾來的。因為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有創造夢境的能力,於是我們要注意的是,這個時候我們究竟在起什麼念頭?你怎麼想,這個事就會怎麼樣出現。

    奇蹟課程很了解我們的困境,它絕對不會說:「唉,你不要這樣子想就好了嘛!」它知道我們已經為自己搞了一具脆弱的身體,所以我們在做這個身體之夢的人,都會身不由己的生出這種毀滅、害怕死亡的念頭。

    奇蹟研習的第二階段,我們一直在強調,我們所害怕的這些東西其實對我們有致命的吸引力,我們是身不由己會被它吸引。身體有它的吸引力、痛苦有它的吸引力、死亡更是有它的魅力。而這一切身體的魅力、痛苦的魅力、死亡的魅力,最後都是源自於你那個內咎的魅力。

    用「魅力」一詞,也就是說你是情不自禁被它所吸引的。所以你對死亡、對痛苦,會情不自禁的去想它。無論世界末日也好、地球的浩劫也好,這些訊息之所以對人類有莫大的吸引力,是因為我們心底有一種很深的罪惡感,老是覺得自己不好,會遭到報應、懲罰,所以我們在心底上常常無意識的又害怕、又期待,等著這些痛苦、浩劫、懲罰出現。

    如果要繼續做夢的話,那我們只要處理「世界末日來時,我們該怎麼辦」。如果我們想要覺醒,我們面對的心態必然完全不同。

    當我們聽到這些訊息的時候,你會跟自己笑一笑說:「我怎麼又用這種戲碼來嚇自己了?」忍不住要去讀這些消息的時候,也問自己一下「我真正在怕什麼?我這種老想用痛苦懲罰的受害心態,究竟是從哪裡出來的?」然後看一看自己的內咎恐懼,把它交給聖靈,或者是你自己的靈性,再安心去做你該做的事情。因為聖靈根本不在乎你賣不賣股票或者儲備不儲備糧食,祂在意的是:你究竟在想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想?

    這個想法如果改變的話,這些問題也會跟著改變。

    在我們修行的過程裡面,千萬千萬不要低估了我們受害的心態,老覺得自己不好、會受到報應、應該吃苦的這種受害心態,跟我們與生俱來的罪惡感都深埋在心裡。即使是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日子過得好好的,不也是喜歡去看世界末日的電影?看賺人熱淚的電影?我們太容易也太喜歡跟電影裡面的受害者認同。如果電影的結局是喜劇,最後正義伸張了,我們就會忘掉過程中那種苦、那種情緒。可是好的電影,常常是悲劇的結局。那種心裡的義憤填膺、那種恐懼,你就是久久放不下。電影看完以後還會繼續在想:有沒有什麼不同的結局?

    我和我先生都很愛看電影,如果我們看的是反映社會問題的寫實劇,那常常真的很悲慘。每次看到這種寫實劇,我會清楚的看到自己心裡面的種種情緒,一點一點的翻出來:先是氣那些害人的人,然後害怕他會做出很蠢的自我毀滅的舉動,看他做那些舉動又覺得很生氣,他怎麼會那麼笨?瞧不起他、可憐他、又覺得愛莫能助、希望他會做另外的決定…等等,所有的情緒全部出來了。

    一部好的電影,它硬是讓你忘不了。所以電影演完以後,我還得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自己:那個主角不是受害者。當我老是在擔心那個主角的事情的時候,表示我已經把「我是一個受害者」的恐懼投射在他身上了。所以我氣的、害怕發生的、痛恨的、瞧不起的,其實是自己。因為我們心理上都有一種自知之明:如果我活在他那種環境裡的話,我也可能會做出同樣的事情,落入同樣的下場。

    在人生大夢裡面,這種浩劫的電影,最容易引起共鳴,因為它直接置入了小我「我遲早會受到報應」的受害心態。所以如果我們真想要跳出這個循環的話,要非常留意自己是怎麼樣配合人家演出的。我們得隨時回頭,進入自己心裡觀照一下:原來我的受害心態,又開始作祟了。而這種心態,正是我今天會活在這個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娑婆世界的真正原因。

    當你聽到這些訊息,跟我看完這些電影,其實該做的功課都是一樣的。就是不要跳回自己的電影裡面,去假想:如果這個主角怎樣怎樣…他的朋友怎樣怎樣…他的家人怎樣怎樣…這個主角可能就不會自殺了。

    而是要看到,我是在藉這個故事來宣洩我自己心頭的怨,以及我自己心頭的恐懼。所以我們所能做的應該是用奇蹟課程的寬恕,寬恕我們一定會犯錯、寬恕世界正在上演的這場爛戲。

    要寬恕,而不是冷眼旁觀而已。接著接納我們都在這個戲裡面,我們很可能會把這個世界搞砸,然後我們就知道這個根本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在「讓這個世界搞砸」這種戲下面的心態。這是最好的機會讓我們把信心轉向,我們身邊一直有一個人想辦法要喚醒我們,告訴我們:不要擔心「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只要把你「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先搞清楚。我們就可以找到真正的平安。

    我最近正重新翻譯到奇蹟課程正文的第十八章,正好碰到這一段,它講很清楚,它說「我曾對你說過,要把黑暗帶到光明裡面,我也說過錯誤必須在它的源頭上面加以修正」(T18.IX.1),這就是聖靈需要你交出來的一小部份,聖靈需要你做的也就只有這一小部分,就是看出那好似分裂,而且各行其是的這個小小的念頭,也就是「你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你會受苦」、「你會受害」…等等的小念頭。

    聖靈只需要你去注意,看出這個小念頭,把它交出來。祂說其餘的事情都是上主的事情,你不需要其他的嚮導。只有你這個瘋狂而錯亂的念頭才是真正需要拯救的,而不是這個世界需要拯救。

    我們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馬上看到這是自己受害情節的投射,轉向那位靈性導師,向他祈求什麼叫做心靈的平安,這才是奇蹟課程為我們指出的另一條路。我一再強調:奇蹟課程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去做一些具體的事情,可是它要你小心,你的每一個想法舉動下面,都隱藏了一個很深的輪迴之根,也就是內咎恐懼,這個東西讓你今天做出這個人生大夢。

    如果我們要真正跟隨這個課程的話,我們的眼光不能夠掉在「外面發生什麼、別人說什麼、那種訊息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無論是真是假,我們有一個導師在引導我們,知道怎麼樣在這些事情上面,扭轉自己的心態,然後接受他的平安。這是我們給世界最大的禮物。這是我們給身邊的人最大的協助,這是一個定心丸。

    我們就繼續按照奇蹟課程給我們指的路,一起觀照,把這一小部分,奇蹟課程說我只要求你這一小部分:這一部分就是「你看下面藏著什麼?你想藏著什麼?」的那個心態,那東西一交出來以後,你就不會再去做這個夢,就算這個夢發生在你周圍,你也一樣在這夢裡面可以看到平安光明與神聖的一面,而在你身邊的人,都會託你的福,都能得到你所給的禮物。

    那個時候,聖靈也會跟你講說:「謝謝你,在這個時候,我真的需要你這一顆平安清明的心靈。」


若水口述錄音.感謝 herb 整理記錄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問:

    你好,奇蹟課程中說「我不是我眼中這個世界的受害者」,但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對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反應過烈,事後想想,會經常問自己怎麼會這樣,完全搞不懂自己怎麼了。

    此外,面對自己的家人,也常為一句話一丁點小事很難釋懷,言語上也挺苛刻的,請問我該怎麼運用奇蹟課程學到的在現實生活中生活,至少讓自己的內心感到安寧,沒有喋喋不休的爭論。謝謝。

答:
    親愛的:

    你說的沒錯,與人爭論的確讓人心煩,更要命的是:自己跟自己喋喋不休。

    面對這個世界,奇蹟課程提供的最好法寶是寬恕!寬恕涵蓋的層次很廣,不只是對外界讓你難以釋懷的一句話一丁點小事,或苛刻言語能派上用場,還包括對你內在的心念:當我們一時無法寬恕而對生活中事件反應過烈時,千萬記得要寬恕自己,接納這個不安的自己。

    當我們不批判自己後,才可能繼續清明地往下看。

    課程說「我不是我眼中這個世界的受害者」,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要我們否認這個世界的衝突,硬裝作一切沒事,繼續寬宏大量的忍受衝突與不安;而是要我們鍛鍊出一種心境,在世界的種種衝突之下,知道自己還有一份無人能奪走的平安。

    即使在你寫信的當下,為自己腦袋裡的喋喋不休難受著,平安依然在你心中,沒有人能夠奪走,你只是一時忘了怎麼走回平安之境而已。

    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我們一心想與家人和樂融融,我們還是想要為自己捍衛保留一些信念和價值觀,這些信念拉大了我們和家人之間的距離。這反應出了中國文化強調家庭和樂時視而不見的盲點:每個人的理想世界非但不見得是同一回事,還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兼顧。舉例來說,婆婆認為「媳婦應該把家事理好,顧好我的兒子和孫子」,而身兼職業婦女的媳婦卻認為「婆婆應該像親媽一樣體貼我工作家裡兩頭忙的辛苦」,這兩個理想世界都對,都有它的理,可偏偏難以兩全。好似滿全了一個,另一個就要被犧牲掉了……

    這些理想世界的信念是怎麼來的?不外乎是為了保護自己,自己珍惜的事物,自己設定的幸福,和自己想要的平安。可是真正的平安既然來自上主,根本無需保護,我們能做的,只是撤除通往平安之路上的障礙。至於怎麼撤除這些障礙,家人的爭執正是一個指標,告訴我們:「此地有寶」,正好可以從這裡著手。

    當初放置這些通往平安的路障一定都有它的理由,課程的正文說了很多(尤其是正文第 19 章,可惜講的十分抽象)。不要急著給自己定罪,待心平氣和時,試著分析一下,哪些話特別會讓你忍不住違背平日的修養與自我要求脫口傷人。通常在這些「痛點」底下,很可能有一兩個特別重要的價值觀需要保護。你甚至可以再想深入一點,這些價值觀是如何建構起你的理想世界?是不是在這樣的世界裡,你才會覺得安全些?

    (這是最困難的部份,請一定要等心平氣和再做;做這個練習時,務必在心中設想一位最寬諒的形象,也許是 J 兄,也許是菩薩,也許是一個你最敬愛的寬厚長輩,讓他們在心中牽著你的手,陪伴你輕輕挖掘這些痛點,以及這些痛所代表的意義。願意的話,你可以細讀練習手冊第 70 課,再開始作這個練習。)

    等你認清自己所感受到的侵犯,完全出自你的內心(所想保護的東西),而不是來自外界,你就會知道我們的救恩不是在於「當初是否忍住沒說某句傷人的話」,而是在傷痛的源頭,也就是我們的心曾做的某個決定。而這些決定就是我們「在這世上的投資」,透過這些決定,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比上主所允諾的平安之境更好的理想世界!

    可惜,這些投資卻不能盡如人意。

    我們必須先看清「想要在這世上的投資」這個念頭並不能帶給我們無人能奪走的平安,或許在下一次喋喋不休的爭論又來時,你可以試著把它當成一個學習機會,因著不再批判自己,慢慢你會發現你愈來愈能正視一下內心的不舒服,並告訴自己:我想要投資於上主的平安。

    上主的祭壇、基督自性的居所,都在我們的心裡。基督已在祭壇上為你安置了救贖,只要你願意把那些想保護的、受冒犯的價值觀帶到內心的「祭壇」上,容許 J 兄拉著你的手,在這個你絕對安全而且受歡迎的所在,你會重新看待這個世界,重新看得真切。

    總之,化解之道,就是看到自己割捨不下的「價值」,一邊自我寬恕,一邊開始求助,在這「祭壇」上「重新選擇」,至少發出想要寬恕的小小願心(接納自己還不能完全寬恕,請聖靈思考體系幫你寬恕,心就安了…)。

    不久「喋喋不休」又回來了,你就再「跑一遍」這個流程,我們在小我世界中流轉了千百萬劫,要扭轉批判的習性,可非一朝一夕之事。慢慢的,帶著聖靈的耐心,「寬恕的習性」會逐漸取代「批判的習性」,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我們在不安時,重新選擇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

    祝福你在親身練習,操練寬恕過程中,漸漸體會到你所渴望的,本來就屬於你的,堅不可摧的平安。

    問答服務小組敬上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

    我這兩天和一個資深的奇蹟學員聊天,心理衝突很大,很困惑,所以想請您們解決我的問題:

    1,告別裟婆裡說,「是你讓你的弟兄這麼做的」,他這句話到底是從絕對實相角度說的,還是從幻相的角度說的?

    2,一個資深的奇蹟學員和我說,「真寬恕其實很簡單,就是全然地接納當下的一切」,我以前操練真寬恕都是按照《告別裟婆》裡的那些收回投射,交托聖靈等步驟按部就班地操練的,可是一聽她說,又覺得很有道理,既然一切都是幻覺,都是不存在的,當然全然地接納當下即可咯!可是這樣的話,學了奇蹟課程不就和沒學差別不大了嗎?!了解了一切分裂只是幻覺,然後就全然地接納當下的一切,這樣是很好,可是這樣能悟道嗎?這樣能出離裟婆世界嗎?!!

    問的問題有點傻,但懇請解答,多謝!

答:

  •  問答關係常帶有一種幻相,好像「答」的人比較「高明」似的,因此得跟你先說明一下:奇蹟資訊中心設立問答服務,旨在充當一面鏡子,使同修弟兄遇到問題與挫折時可以感受到來自其他弟兄的支持和鼓勵;同時,以奇蹟課程的觀點適時提供協助弟兄面對問題時的參考而已,是不能也無法取代「你」自己的親身體會的。

    根據你的提問,我們仍然試著協助回覆如下,供您參考:

1,告別裟婆裡說,「是你讓你的弟兄這麼做的」,他這句話到底是從絕對實相角度說的,還是從幻相的角度說的?
 你一定很喜歡《告別娑婆》這本書,不僅努力學習知見,還很認真地操練裡頭提及的方法。

在絕對實相的角度,你什麼也沒做,弟兄也更不可能因你讓他做而做了。

但這句話「白紙黑字」在那裡,應該是有些道理才對,我們不妨一起做個實驗,將這句話擴充到生活中可能發生的情況,請你仔細唸並體會一下自己的感受:

  •  
      我今天被老闆開除了,根本是我讓弟兄(老闆)這麼做的;
      我今天被我朋友背叛了,根本是我讓弟兄(朋友)這麼做的;
      今天老闆給我加薪升官,根本是我讓弟兄(老闆)這麼做的。
      讀完後,再回到你的問題:告別裟婆裡說,「是你讓你的弟兄這麼做的」,這些「生活應用」是否勾出了你某些感受呢?

      讓我們回到理論面來看這個問題,課程裡說的「你」,不是活在這世上,正在呼吸、生活、工作的你,而是那一點靈明尚存,能選擇小我思想體系(恐懼、分裂)或聖靈體系(一體寬恕)的「抉擇者」(Decision Maker)。

      課程的所有教誨,都是針對心靈(Mind)而言的,我們內心的抉擇者要學會心靈的力量,從而不受外在形式(身體,世界,行為)所惑。

      Ken 在答覆一名學員的問題借用了戲劇的比喻,「既然課程說,這個世界是我造的,劇本是我寫的,那我就可以選擇做我愛做的事……」,Ken的答覆是「課程說的 『你』,是內心的抉擇者,而不是妳認同的這具身體(自我形象)。」

      布偶自己不能演出布偶戲,是那操縱布偶的人編寫了戲碼。我們都是布偶,都在依抉擇者編了卻又忘了的戲碼在臺上演出。而 J 讓我們做的,只是牽著他的手,回到臺下來,一起看這場戲。

      所以「是你讓你的弟兄這麼做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停留在戲台上,和另一個布偶繼續爭論「是誰做的?」「根本不是我做的!」「在哪個層次說的?」

      也可以發揮抉擇者心靈的力量,看見導致這一切爭執背後的情緒與感受(劇本)都是自己的抉擇,並不是其他布偶「害」的,牽著自己(布偶)的手,回到台下來,憶得這不過是一場戲,你真正的靈性早已安居天鄉,一切都沒事。
2,一個資深的奇蹟學員和我說,「真寬恕其實很簡單,就是全然地接納當下的一切」,我以前操練真寬恕都是按照《告別裟婆》裡的那些收回投射,交托聖靈等步驟按部就班地操練的,可是一聽她說,又覺得很有道理,既然一切都是幻覺,都是不存在的,當然全然地接納當下即可咯!可是這樣的話,學了奇蹟課程不就和沒學差別不大了嗎?!了解了一切分裂只是幻覺,然後就全然地接納當下的一切,這樣是很好,可是這樣能悟道嗎?這樣能出離裟婆世界嗎?!



    這個人說「真寬恕好」,那個人說「接納很妙」,聽了這麼多「廣告詞」之後,面對生活上仍層出不窮的矛盾和不安,我們當然該問:「這是真的嗎?」

    讓我們誠實地反省一下,知道了「了解了一切分裂只是幻覺,然後就全然地接納當下的一切」之後,你是否仍有分裂、對立、分別之感?你是否仍有親疏之別?是否仍認為「這弟兄比較法相莊嚴,就一定比我學得好?」

    奇蹟課程向來是一門「簡單」,但實踐上「並不容易」的一條路。

    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裡,仍然有我們習以為常而不自覺的分裂,你願意把這句話懇懇切切的套用在你所見、所知、所想、所被想的一切嗎?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

    若水,我雖然還沒有好好地讀《奇蹟課程》,心裡卻有不少疑問,世上這麼多人受苦,誰敢相信,上帝真會伸出援手?也許《奇蹟課程》只是另一本解悶的書而已。聖靈在哪裡?天使在哪裡?有誰在聽我的祈求?有誰敢確定自己目前走的路是正確的?我的基督徒朋友說,只有聖經才是真理,才是真正來自神的,我的疑惑愈來愈深了。《奇蹟課程》真的能夠抵制人間的邪惡,解決人間的問題,讓我們活得平安喜悅又有意義嗎?


    親愛的 Ocean,最近不斷收到你的提問,很佩服你的求知精神。你的問題反映出一般大眾對神的懷疑。基督徒也許會斬釘截鐵地告訴你:上帝(不論你稱他為真神,上帝或上主,天主)當然會拯救你,只要你信得過祂。但《奇蹟課程》的答覆,可能會讓你失望了:上主根本不知道你在幹啥?

    試想一下,如果上主知道你在受苦,祂必然也經歷痛苦才可能知道你在受苦;祂若會懲罰你的邪惡,祂內必有邪惡,才可能認出邪惡。然而,《奇蹟課程》裡面的神(我們稱為上主)不是個有喜怒哀樂,會賞善罰惡的人格神,祂不是這個有形宇宙的創造者,也不是人類的老闆;祂只是一切生命神聖至善的源頭,祂是愛,祂是不可分裂的一體,祂是生命,祂是一切的圓滿真相。

    這個生命根源不是你能毀滅的,不論你作什麼,祂永遠是你的「本來面目」,這是人類的救恩所在,而不是靠祂千里迢迢來拯救我們。

    物質世界與人間的無盡苦難,只是那個曾經想要與本體分裂的「心識」(後來演變成血肉的人類)投射出來的幻境,跟神一點關係都沒有。真實的你仍然跟上主安居於天堂內,你只是正在作一場惡夢,在一個虛無地帶為一個虛無的物質生命在奮鬥求生。上主怎麼可能知道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虛擬現實?

    那麼,《奇蹟課程》為何一再提到,祂聆聽我們的呼求?祂好像還會為我們歡欣或哀傷,等著我們回家?這些說法其實都是一種擬人化的描寫而已。因為,即使人類落入了一場惡夢,天賦的神性卻不可能消失,天人之間不可分割的生命聯繫也不可能中斷,那個連線,便是聖靈,也就是存於心靈深處的「靈性」。

    換句話說,當「人」放棄本有的一體生命,另起爐灶,賦予自己一個個別的生命(即小我-- ego),那絲毫不可能受損的靈性,被我們遺忘或埋藏於心底。但它始終渴望著本有的平安、神聖、一體的存在境界,於是小我想盡辦法用物質享受、男女結合或親子關係來填塞心靈的失落感。然而,這些替代品最多只能彌補一時之需,卻無法長久解除心靈的飢渴的。

    因此,你對神明的質疑是有道理的。只要看一看人間的苦難,你便不難作出「上帝不仁」的結論;上帝既然無所不能,人類卻陷於水深火熱中,這不正證明了上帝存心袖手旁觀嗎?所以《奇蹟課程》屢屢暗示:上主根本不知道我們在幹啥,聽起來簡直是離經叛道,其實這是最合乎現實與邏輯的論點。

    世界乃是人心投射出來的幻境,心靈具有神性的無限潛能,連上主都無法否定心靈的選擇,解鈴仍須繫鈴人。因此,人的得救,不是靠上主顯奇蹟把人類「拖」回天堂去,而是靠著人心內那一點不死的靈明,是靠自己在人間做的每一個選擇。是這一點靈明不容許我們永久昏睡下去,是這一點靈明不讓我們滿足於世間任何「替代品」,正是這一點靈明讓你今天鍥而不捨地追問生命的根本問題。

    信神的人,稱這一點靈明為「聖靈」;無神論者,可以稱它為智慧,良知或靈性。不論你賦予它何種名稱,《奇蹟課程》都告訴你,勿向外尋,也不必向天祈求,你一直擁有它。你只需要有人提醒你,你有這寶貝,而且教你如何發揮其用,就像你學電腦那樣,任何新功能,你得學習正式啟用,你才知道自己確實擁有這一寶藏。

    然而,我們早已把這靈明之性打入了冷宮,甚至忘記了它的存在,千百萬劫都認定自己只是這一具血肉之身,卯一生之力來維護這具身體。我們才需要《奇蹟課程》,輕輕地在耳邊提醒我們:「你不是一具身體,你是靈性」。

    既然,小我打造出來的一切只是一場虛無的夢,我們也無須披荊斬棘、過關斬將地與身體及世界拼鬥。我們只需喚醒自己的靈性,便能看出,外在的種種挑戰,對我們的靈性而言,起不了任何作用。

    我們一旦找回這個百害不侵的生命本質,便很容易寬恕這個世界,而寬恕正是《奇蹟課程》教我們覺醒的「不二法門」。

    世間的一切既是自己投射出來的幻境,因此,無須苦行,也無須補贖,只需放下,只需寬恕。它們沒有你的參與及共舞,便對你生不出任何作用而消失了蹤影。因此,《奇蹟課程》的寬恕,不是寬恕別人對不起你的地方(這句話你大概聽得耳朵都快長繭了),而是幫你看出,你心目中的「壞人」其實是你「自我憎恨」的心態投射出來的戲碼;人間的災難,也是人類害怕「天譴」的內疚投射出來的場景。這一切驚天動地的情節,不過是給你一個機會看清你深埋於潛意識的心結而已。

    因此,外表上,你好似在寬恕某人,寬恕那些令人髮指的罪行,其實你在化解自己潛意識的自憎與內疚。當潛意識中想要蕪死靈性的莠草逐漸清除以後,靈性(聖靈)自然甦醒,且活躍起來。那時,你便會發現,你一直向神祈求的仁慈、智慧、平安與幸福,其實一直在你的心裡,你才會對現實中的自己那麼不滿意。

    總之,《奇蹟課程》無意勸你信仰神明,試想人類信仰了兩千年的上帝,世界也未必平安一點。兩千年的實驗其難道還不夠嗎?如今,人類意識已經開發到一個程度,於是《奇蹟課程》送來了另一套聳人聽聞的「思想體系」,告訴你如何拯救自己。它鼓勵你接受自己具有與上主一般的神性這一事實,讓你看出,你既然有能力造出這個苦難的世界,你也有能力藉著寬恕而「從中」化解這個世界(不是逃避或厭棄)。

    《奇蹟課程》的理論很簡單,卻不容易做到,因為它這一套理念和世俗(小我)的理念正好背道而馳。我們必須放得下「自以為知道」的一切,才可能從頭學習新的「思想體系」。因此,「學員練習手冊」一開始就是破除你的舊信念:

      第一課:我在這房間……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義
      第二課:我在這房間……所看到的一切,對我所具的意義,完全是我自己賦予的
      第三課:我並不了解我在這房間……所見的一切
      第四課:這些念頭不具任何意義
      第五課:我絕不是為了我所認定的理由而煩惱

    由於這一套理念,根本違反小我的邏輯,所以,只是讀一讀它的理論是沒有用的,你必需要操練,在實踐中親身經驗到它「所言不虛」,你的人生信念才可能慢慢扭轉過來。

    你一旦真心地把奇蹟理念以及寬恕心態具體發揮在某個人事上,你才可能看到,原本那個困境並非你想像中那般銅牆鐵壁,那個無藥可救的朋友也不是你想像中那麼冥頑不靈。於是看起來堅固無比的物質世界,便在你眼前瓦解了。

    《奇蹟課程》在理念上可說是屬於禪密的最高義,在實踐上,卻踏踏實實地面對現實人生。基督教的道場是教堂,佛教的道場在廟宇,奇蹟課程的道場卻是繁瑣的人際關係,它不給你任何例外,也不讓你逃避人生。

    真的,當你放下心中的恐懼與批判時,外境也隨之改變了,於是你經驗到了奇蹟。不是因為「他」或「它」改變了,而是「你」改變了。世間再也沒有一物真能傷害到你了,奇蹟成了你生活的「自然律」。

    希望這些粗淺的解答,能夠為你解除心中一點疑慮,由於我的時間有限,日後不可能一一答覆你所有的問題。但我對你的靈性有信心,只要它真心想要,沒有任何障礙能夠阻撓你的學習的。不要以為你自己一人在孤軍奮鬥,尋找真理,其實整個人性的甦醒過程已經啟動了,你只是「順其自然」地融入( yield into)這個勢不可當的覺醒洪流而已。

    最後,你也無須拿上述觀點去跟你基督教的朋友爭辯,心靈的路程是很個人化的,我無意也無須改變任何人的信仰。你既有緣向我提問,我就方便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如此而已。


文/ 若水
原文於 2006/4/3 已發表於奇蹟課程中文部網站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我努力理解什麼是不判斷地觀看小我。當我試著去做時,好像有這樣兩種選擇:(1)我必須用意志去努力,但這種「不判斷」的感覺只是理智上的,並且很勉強。(2)我把它交託給聖靈,讓祂來教導我如何不判斷地觀看小我,但在這方面我沒有獲得多大的進展;跟從前一樣,當面對小我時,我依然感到內疚和難過。是不是我誤解了什麼?我是不是太沒耐心了?我做錯了嗎?

    答:你的經歷在奇蹟學員中是很普遍的。雖然看起來做得不太成功,但每一分努力都是一次「小小願心」(T-26.VII.10:1) 的表達,也是向正確方向邁進了一步。事實上,不判斷地觀看小我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去評價自己在課程上的進展如何(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如正文教導我們的:「你把自己最大的幾個進步判為失敗,卻把嚴重的退步評為成功」(T.18.V.1:6)。

    「不判斷地觀看小我」是一個需要不斷練習的漸進過程,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我的生命本身,正是建立在一個「判斷」上,也就是相信離開上主是真實嚴重的罪,由此我們失落了自己的純潔無罪和平安,而且再也無法找回來。隨著這個判斷而來的罪咎和恐懼,形成了我們在世上所經驗的,各式各樣小我的荒唐作為。當我們識破小我的把戲,看清自己的投射所隱藏的真正想法時,很容易感到更加的內疚和沮喪「......因為當責怪的箭頭自外收回時,極其容易向內轉為自責。乍看之下,不易看透兩者根本是同一回事,不論向內或向外,其實並無差別。」(T.11.IV.4.5,6)

    對於已經習慣黑暗的盲人來說,乍見光明並不舒服。同樣地,揭發小我的意向也不是個好受的過程。抗拒觀看(小我),是我們想要堅持「自己就是小我所認定的樣子」,這與上主所賜給我們的真實面目恰恰相反。我們以判斷、內疚、抗拒和堅持己見的態度,來鞏固分裂之念,藉此達成「將分裂弄假成真」的目的。難怪「觀看(小我)」會如此的困難。

    課程沒有叫我們不要判斷,而是教我們「認清」自己的判斷,包括因為自己的判斷而批判自己。「認清」是化解小我防御措施的重要一步,如此最終才能做出「另外一個選擇」。願意去正視運作中的小我,不用任何其他的名目去偽裝它,為它辯護,也不因它而怪罪其他人;這既是一個不判斷小我的方法,也是向聖靈發出邀請,請求祂來轉變我們的知見。

    唯有聖靈才能不判斷地觀看小我,因為祂代表我們心靈中,不相信小我分裂謊言的那一部分。若我們能認清原先「對自己和世界的錯誤判斷」,且願意不靠自己來斷定所有事物的意義,如此便能削弱小我的防衛,使我們開始聽得到聖靈「寧靜而纖細的天音」(T.21.V.1:6),告訴我們分裂的「罪孽」並不是真的。這個體驗不是慿任何外在事物而獲得,也不是靠聖靈的特殊作用,而是有賴於我們的心靈選擇,不去聽信小我的詮釋。如此一來,聖靈的慧見才會自然地取代我們原有的看法。

    我們是在化解一種「相信虛無」的信念,所以無須過於緊張了。耶穌以不同方式再三告訴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對自己溫和。他在「作決定的原則」裡告訴我們:「不要與你自己交戰」(T.30.I.1:7),在〈教師指南〉裡,他說:「......上主派遣了祂的審判(即聖靈)來答覆你的問題。祂的審判『安詳』地取代了你的判斷。」(M.11.3:4,5) 再次強調,課程唯一要求你的,只是你那顆「小小的願心」,願意去認清聖靈所代表的才是真實的;不管小我神智不清的判斷有多麼凶狠可恨,這一切都不是真的。

    選自/ 奇蹟課程基金會問答服務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

  •  
      我是一個新入門的奇蹟學員,我有很多內心的困惑想諮詢你們,打擾你們了請見諒!

      我讀了兩遍正文,也深刻的體會到奇蹟課程句句真理,也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純潔無罪的靈性,都是上主之子。

      最近我的親人病重了,我也接觸了很多佛教的東西, 希望可以幫幫我的親人,但是看了很多人對疾病的說法都是這是前世的業障啦或者這是冤親債主在作怪啦,如果不念經拜佛的話死後要下地獄或者變餓鬼什麼的,我 理性上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純潔的上主之子,疾病和死亡是不存在的,可是下意識的又恐懼,害怕我的親人死後真的下地獄活著變餓鬼什麼的,內心的恐懼感讓我寢食難安。

      耶穌和佛陀都是覺者,而且通過奇蹟課程我也知道了耶穌從未宣說過天堂和地獄,那麼佛陀真的說過不念經拜佛懺悔死後就真的下地獄變餓鬼變畜生嗎?還是後世佛教徒誤解了佛陀所說義呢?

      急切希望您們的回覆!謝謝!
  • 奇蹟課程中文部,你們好:


========================================

答:

    親愛的,

    收到你的來信,死亡的陰影確實會把人心內最深的恐懼與內疚勾出。

    《奇蹟課程》是個「簡單,但不容易」的課程,我們有兩位朋友就你提出的同一個問題分別作答,第一個角度,是就課程的簡單邏輯出發,希望能幫助你快刀斬亂麻,理清思緒;另一朋友的答覆,則以人心思想體系的複雜出發,希望這兩個答覆,能伴你走過這段孤獨的人生道路,活出你生命中的奇蹟。

    奇蹟課程中文部敬上

========================================

答覆一:

  •  
      如果佛陀真的說過「不念經拜佛懺悔死後就真的下地獄變餓鬼變畜生」,你真的甘願下地獄嗎?

      奇蹟課程的教導並不是佛教的教義,課程要教導的是讓我們有勇氣面對潛意識的恐懼,用寬恕去化解小我。

      課程的教導旨在清除我們體驗到愛的障礙,從你描述的事情看來,你潛意識的恐懼,如今幻化成「親朋好友如果死亡,將會下地獄」的恐懼心理。

      不論後世的佛教徒是否誤解了佛陀所說義,都不影響課程所要教導的內涵。你說的沒錯,「我們每個人都是純潔無罪的靈性,都是上主之子。」

      既然都是上主之子,我們就要寬恕每一個人與我們不同的人生信念,這樣才能體驗到靈性上面的純然一體。

      用仁慈的心對待你週遭的弟兄姐妹,寬恕他們與你不同的信念,用他們所能接受的方式幫助他們,讓奇蹟精神自然流露,讓上主的天音向他們發言。

      最後試問你,如果佛陀沒有說過「不念經拜佛懺悔死後就真的下地獄變餓鬼變畜生」,你真的會上天堂嗎?

      祝福你
  • 親愛的弟兄,


========================================

答覆二:

  •  
      疾病與因果報應的關係是宗教信徒最常提出的疑問,我們也直接或間接談過很多次了,但這次,我想由不同的角度來回覆。

      任何人只要平心靜氣地想一下,是不可能相信佛陀或上主會以疾病來懲罰祂們的兒女的。因為身為父母的我們,縱然自知「不善」,也不忍心如此對待自己兒女的。佛陀或上主的愛可能低於「天下父母心」嗎?若真有這種神明,不論祂以「因果」或「正義」為藉口,值得你去崇拜或信仰嗎?

      你的疑問倒為我們點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為什麼我們一碰到痛苦或災難,就會連想到「報應」或「天譴」?我們好似不敢去想這些痛苦可能是來自自己,而本能地將這責任投射到神明身上。

      這表示了,我們寧可承受外來的懲罰,也無法接受這是自己的選擇(自我懲罰)這類說法的。

      而且,當我們看到親人受苦時,那些天譴或因果的教條特別吸引我們,即使我們厭惡那些教條,卻又忍不住老向那個方向去想。由此可知,那些天譴,六道輪迴或天堂 地獄之說,很可能是「應觀眾要求」而產生的,我們無需責怪神佛為何愛講這類嚇人的話,而應反問自己為什麼會受這類說法的吸引。

      《奇蹟課程》確實再三提醒我們,我們是純潔無罪、百害不侵的上主之子,但它也說了:活在肉體內的我們是「不可能」相信這一說法的。所以它才用了極大的篇幅解析給我們聽,小我如何如何地欺騙我們,控制我們;它也耐心地教我們如何用寬恕一步一步地去解套。

      生老病死的劇本在我們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寫定了,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模式演出同一劇本。即使是你最愛的人,你也無法改變他選擇的模式。在形體的層次,我們能做 的十分有限,但你仍應按照習俗去盡你的孝道。幸好,我們不只是一具身體而已,我們屬於同一個靈性生命,在靈性的層次上,我們是相通的,那麼在心理上我們可 以為他們做許多功課。

      親人的生死關為我們架構了最大的修行道場,逼著我們學習「選擇」另一種眼光:你願把他當成一具受害者的身體?還是不死的心靈?你願把疾病當作懲罰?還是轉變的契機?你願給他你的愛與寬恕?還是陪著他一起恐慌?你在心靈層次所作的選擇,即使別人看不見,對患病的人必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奇蹟課程》一再強調,外面的「人」都是我們夢中的角色,他為我們演出的戲碼是來「教」我們的,先療癒自己內心的內疚與恐懼吧!當我們學會自己該學的功課時,他們也會跟我們一起痊癒或解脫的。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問:

    雖然奇蹟課程說,要跟隨聖靈,但我又不會通靈,要怎麼知道怎樣才是跟隨聖靈?

    每次都等不到聖靈的聲音,真的好灰心啊,對於課程的說法覺得很無力。

答:

親愛的朋友,你好!

    《奇蹟課程》常用傳統的宗教詞彙盛裝不同層次的意涵。以「聖靈」一詞為例,它指的並不是一個「人格化、更高明、更靈感的○○神靈」,而是一套「思想體系」。

    既然是思想體系,所謂的「聽聖靈的聲音」,並不是「去通一個不是你的靈」,而是「想想看,聖靈寬諒的思想體系會怎麼看待眼前這件事」。

    《奇蹟課程》說,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兩種思想體系,這兩種思想體系都在向我們發言,願意聽到並相信哪一個「聲音」,在於自己的選擇。

    通常我們都活在小我的思想體系裡,甚至不知道還有另一種選擇,所以我們已經完全聽不到聖靈對我們的發言。

    學習奇蹟課程後,我們知道了我們可以選擇「聖靈的聲音」,但是這些年來我們一直習慣了「小我的聲音」(因恐懼而自我保護的思考模式),總是會身不由已的按那一套方式去活。

    所以,如果我們想聽到聖靈的聲音,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去聽小我的聲音,當你不去理會小我的聲音時,內心會慢慢有一種平靜產生,而在這種平靜中你將會明白聖靈思考體系會怎麼想、怎麼看待。

    當我們感到不能與聖靈連結時,恰恰說明已經選擇了小我,你要做的也只是在內心裡挪出一個空間,讓心靈至少不要全被思考體系給佔滿了。

    即使你認為目前你聽不到「祂」,但你大可放心的是,聖靈一直在我們心中,等待著我們的選擇。即使我們聽不到祂的聲音,祂仍然不曾離開半步。

    如何從小我邁向真我?課程教我們「不判斷地看小我」。帶著小小的願心,與聖靈(不批判的愛)一起靜靜地看著你對自己或他人的批判,正是批判之音奪走了你的平安心境。在寬恕的寧靜時刻中,聖靈會教我們以祂的眼光來看我們自己和弟兄。

    當批判的聲音逐漸變小時,我們會感到越來越多地事物向我們傳遞著愛的訊息,這正是聖靈——你的內在智慧,通過這一切在向你發言。它可能是身邊弟兄的一句話,報紙上的一則廣告,甚至一片葉子,一朵花。聖靈必會以對你最有益的方式向我們傳遞祂的信息。

    剛開始練習奇蹟課程時,內心平靜的時間會很短,但會給人一種很深刻的印象,因為你知道這跟你以往的狀態完全不同,隨著練習的深入,這種平靜(或稱為平安)的時間會越來越長,而你也會和聖靈保持一定時間的連結,感受到事情會按它最好的方式發展。所以重點是你耐心地按照練習一點一點地做,當你越來越能寬恕時,聖靈愛的聲音也會逐漸地由小變大。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在我持續研讀《奇蹟課程》之後,逐漸明白這世界俗稱的「愛」完全不是《課程》所提到的「愛」。事實上,我發現自己的小我經常用「愛」的觀念來掩飾很多異常的想法和行為。請問我們在這世界所了解的愛,與《課程》所指的愛,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用《課程》所指的愛來引導自己的生活呢?

答:你看出《課程》所指的「愛」,與世界所謂的「愛」有所不同,是個正確的觀察。兩者的確不是同一回事。世間的愛通常是《課程》所稱的「特殊之愛」,這種愛是「特殊關係」的基礎。特殊之愛的內涵不僅與《課程》所講的愛完全相反,實際上,特殊之愛正是仇恨的面具:「小我暗地裡期待著上主給它某種特殊之愛,特殊關係就是由此而生的,小我之恨也藉此而戰勝了愛。建立特殊關係等於自甘放棄上主的愛,目的是為自己討回上主所沒有給它的特殊性。」(T.16.V.4:1,2)這意思是,我們在內心暗自告訴那些跟自己有特殊之愛的人或物:「上主沒有以我想要的特殊性來愛我,所以我要利用你來獲得特殊的愛,沒有它我就活不下去。」因此,特殊之愛是我們用來取代上主之愛的替代品。《課程》更進一步告訴我們,特殊之愛其實是恨的化身:「……你必會痛恨與你建立有條件關係的弟兄的。」(T.21.III1:3)這種「痛恨」是基於一種錯覺,認為我們彼此是有別的、不完美的,並且是匱乏的。於是我們在特殊之愛的關係中,訂下雙方互相滿足需求的協議,並藉此尋求填補與上主狀似分裂的空虛,結果正中小我下懷:「去找,但不要找著。」(T.16.V.6:5)因此,無論我們如何想盡辦法用特殊之愛來取代上主的愛,這個愛的替代品永遠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就算是世間最淋灕盡致的愛,也終將隨者人的死亡而灰飛湮滅。

這觀點看似十分令人震撼,然而《課程》正是要我們用這全新觀點來檢視我們愛的特殊關係,如此我們才會願意敞開心胸來接受新的目的與詮釋:「神聖關係的出發點則完全不同。每個人都會朝自己心內看,卻看不到任何欠缺。他們必須先接受自己的圓滿,才可能和其他同樣完整的生命結合,使這一圓滿生命不斷延伸。他在彼此身上看不出任何差異,因為所有的不同只限於形體。為此,他在對方身上也看不到任何值得掠奪之物。他從此再也不會否認自己的真相了,因那是顛撲不破的真理。」(T.22.in.3:1,2,3,4,5,6)

我們當切記的重點是,特殊關係是正常的,不要用有罪的眼光來看待,而且J兄並不會奪走你的特殊關係。事實上,如果我們願意將特殊關係交給聖靈轉化為神聖關係,那麼特殊關係對我們的生命也是有所幫助的:「我再三強調過,聖靈不會奪走你的特殊關係,祂只會加以昇華。」(T.17.IV.2:3) 如此一來,我們從他人身上所體驗到的愛,會成為上主聖愛在夢中的映影,而不是取代上主之愛的替代品。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課:我的想法不具任何意義。

 

認清你自以為是的看見其實一無所見,這一認知成了慧見的先決條件。

這一課的觀念能幫助我解除我目前的一切信念。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信、解、行、證是修學、實踐佛法的一種次第,讓學佛者在佛法的大海中,能有前進的明確方向。

『信』:就是信仰的意思。『解』:就是慧解。『行』:就是修行。『證』:就是印證涅槃解脫。

 

我相信修練《奇蹟課程》也是一樣需要經過信、解、行、證的歷程。方能活出奇蹟課程所要引領大家到達真知慧見的境界,獲得心靈的平安!

回想自己接觸奇蹟課程的過程,這四個階段倒是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信』:因緣際會地買到<告別娑婆>這本書,第一次閱讀完畢後,某些觀點也衝擊到以往的認知,但還是深受作者(葛瑞)與兩位高靈(阿頓與白莎)對話間所蘊含的人生智慧與生命的真義所感動。隨著第二次、第三次重新翻閱此書,500頁的書裡,劃滿了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星號。到目前為止已經看了四遍了。隔了幾年,阿頓與白莎回來再與作者(葛瑞)對話,出版了<斷輪迴>,延續了告別娑婆的對話方式,兩位高靈再次重申,唯有真寬恕才能帶來心靈的平安,甚至於讓你解脫輪迴!其間我也買了奇蹟課程(舊版),並且操練學員練習手冊,但是正文讀了60幾頁就停頓了,可能是潛意識或小我在抗拒吧,一直到2011年,買了新版的奇蹟課程,才終於把正文讀完一次,並寫下54篇的奇蹟筆記。

 

『解』:奇蹟課程的中譯者:若水老師,也出版了一些與奇蹟課程相關的導讀手冊與書籍,這些書幫助我更深入理解奇蹟課程。在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裡面的一些文章與問答裡,也幫我釐清了學習該課程可能產生的疑惑,幫我節省了不少時間。(參考書目:1.點亮生命的奇蹟-奇蹟課程導讀。 2.無條件的愛-與心對話。3.寬恕12招。4.創造奇蹟的課程。5.生命的另類對話。6.從佛陀到耶穌。1、4.、5、6作者為若水。)

 

『行』:奇蹟課程首重在生活中操練,所以學員練習手冊提供一天一課總共365課的練習,先化解你目前看待事物的心態,再以活出正知正見為目標。我認為在操練的同時,可以與別人分享交流心得,而這也是奇蹟讀書會存在的目的。該課程也希望大家是以學生的心態去學習,而不是以老師的姿態去教人。

 

『證』:自己還只是初學者,不敢說有什麼證量,我也不知道我還要學習多久,或是還要幾輩子,但至少我已經起步了,也幫一些朋友種下了奇蹟的種子,其餘的就交託給聖靈安排吧!

 

最後深深地感謝所有促成《奇蹟課程》流通的上主之子!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九課:我看不出任何事物的當下真相。

 

未經鍛鍊的心靈,很難相信那看起來有形有相的東西其實是不存在的!

每一課的觀念注重的是操練,而非瞭解。妳若已經瞭解,就不需要練習了。

 

因為妳心中塞滿了過去的念頭,所以妳當然看不出任何事物的當下真相。

移除妳自以為是的觀念,每天一點一滴,當心靈清除了一切妄念,真知慧見自然得以彰顯!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八課:我的心裡塞滿了過去的念頭。

 

沒有人真正看得見任何東西。他所看見的只是他投射此物之上的看法而已。人心塞滿了過去的經驗,才會形成虛妄的時間觀念。你的心靈無法瞭解『現在』,而那才是唯一存在的時間。

一個人對過去所能持有的最真實的想法,即是:它以不存在了。

只要你明白自己的心始終是一片空白,不再相信它充滿了真實的觀念,你就已經向慧見邁出了第一步。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七課: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回想一下自己身邊的貴人或是小人,很明確地,這些人之前確實幫助了你或是傷害了你,當下的你看待這些人,卻是源於你過去的經驗,你對於當下的這些人是毫無所知的!

 

而對於所有的物品也是一樣,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六課:我煩惱,是因為我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事物。

 

你有煩惱的事情或是讓你很生氣的事情嗎?你能否一視同仁地套用到你認為的大大小小的煩惱上嗎?

仔細想想,事物本身不會讓你煩惱,是你投注其上的思想價值觀讓你升起了煩惱,

若想讓煩惱消失,還是要從自己本身做起,而不是讓事物消失。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問:

    我學奇蹟課程已經有四年了,也練完一輪練習手冊,不過對奇蹟課程的思想並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四年當中,我常常借助導讀和告別娑婆系列等書以及中文部網站的文章提醒自己記得我和他人的真相。

    我的問題是我有持誦和默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習慣,這對於操練真寬恕是否有任何幫助?

    因為我在想奇蹟課程畢竟和傳統的佛法修持是不同的路,也不知道心經是否合乎奇蹟課程的精神,我這樣做會不會是「同時拉兩張弓」呢?懇請奇蹟課程的先進們能給我一些意見!

                         大砲先生上
─────────────────────────────────
答:

  大砲先生,

任何有形的宗教,各有不同的傳承背景,若由形式著眼,彼此之間的「異」常大於「同」。但你修的若是「無上心法」,超乎一切色與相,那麼,佛法也好,《奇蹟課程》也好,兩者不僅無礙,而且相得益彰。

《心經》顧名思義,屬於心法:「『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眼界,『無』意識界……,『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說得不能再明白了:你眼前的一切都不是真的,唯有放下,寬恕,化解一切形、聲、色、相才能入道。

問題在於,大部分的信徒常懷著「有求有得」、「有對有錯」、「有悟有證」的心態在誦《心經》,求福德也好,求心安或求解脫也好,和《心經》的內涵早已背道而馳。不論你是誦念,還是書寫,甚至把《心經》編成歌曲或舞蹈,誦之舞之,儼然成了一門藝術或文化,但與道業卻風馬牛不相及。

《奇蹟課程》不再強調經典或儀軌,它要我們真正活出《心經》所指的實相境界,〈練習手冊〉第一課就說「我在這房間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義」,硬是幫我們打破世間萬物的虛幻價值:

  •  
      正因如此,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具任何意義。
      正因如此,你所看到的一切,對你所具的意義,完全是你自己賦予的。
      正因如此,你並不了解你所看到的任何事物。
      正因如此,你的想法不具任何意義;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呈現出你所看到的模樣。
      正因如此,你絕不是為了你所認定的理由而煩惱。
      正因如此,你才會因為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事物而煩惱。(W-7)

  • 它的唯一法寶「真寬恕」不是真的要你寬恕「別人」,而是為了幫你開啟慧眼,看出一切純粹是出於你自己的投射。它苦口婆心地說了一千多頁,就是幫你寬恕「你認為別人做了,其實他並沒有做的事情」。這不正是《心經》告訴我們「『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之意?你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寬恕自己所見的幻相,即使把《心經》唱得滾瓜爛熟,要「離苦得樂」可還有一段相當遠的距離呢!

    總之,《奇蹟課程》有意教你如何在人間(人際關係)「活出」佛陀或聖賢的教誨,而非信仰他們的宗教。它苦口婆心地一課一課教你「怎麼去看,怎麼去想,才能看到幻相之後的真相」。這與你信仰宗教毫無衝突,它其實淨化了我們的信仰,讓我們不再受宗教形式的限制,而直探聖賢傳法之「初衷」。我記得,在某次導讀《奇蹟課程》時,我做了這一總結,在此與你分享:
  •  
      《奇蹟課程》,將宗教意識推進一大步:
      它以「寬恕」,破判斷(等於修空性),
      以「弟兄是救主」,破我執,
      以人際關係當道場,破分別心,
      「給就是受」,破二元,
      「教即是學」,破先後高下,
      「神聖一刻」,破時間,
      「本來圓滿」,破修持。

  • 如此,我們才可在苦難世界中作個「快樂學徒」。

    你若還想進一步的了解,歡迎聆聽我其他的演講錄音。謝謝你為眾生提問。

    若水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年前剛離職時,月入十多萬。以往家中房貸及大小生活支出幾乎都是我在負擔,連老公一個月收入多少都不知道。離職後也打算趁機離開那個辛苦的行業,所以日日過著吃老本,偶而靠手作賺些零頭的日子。
    平常對於付錢完全沒有感覺的我,一下子在心裡錙銖必較起來。老公更是個慢半拍的人,剛開始連管理費都繼續由我付外,家用也完全不自動分攤。

    於是我心裡開始連珠炮的碎唸起來,(好在我還聽若水的話,知道先忍住不要罵出來)。一方面是由於自己不事生產的愧疚感(雖然過去十多年來,家中經濟支出完全是我);一方面是對金錢貧乏的恐懼作祟(雖然有積蓄,但不知繼續財源在那?),個性好強的我也從不肯開口談錢,默默苦撐數月。

    直到有一天,突然驚覺,自己對老公金錢付出的不滿,完全是自己害怕失去收入的投射,期待由他人身上來滿足自己的匱乏恐懼。如果老公一個月給我幾萬塊,我一定不會再碎唸這部份了。明白了這個之後,自己碎唸的力道果然頓時變小,漸漸地,老公也慢慢的有些自覺,三不五時的給自動支援一、二千塊菜錢。外境跟著有點轉化外,主要是自己的心也比較安定了。

    雖然知道老公的存在必是最好的安排,也知道你所需要的,聖靈都會給你,隱隱中明白,一向不被金錢所苦的我,現在在做金錢功課,但是除非叫自己真看到小我的偏執,才會恍然大悟這其中的意義。

    現在,當緊張感來襲,或是「咒怨」又生,我提醒自己,回來看看自己的投射及當下的恐懼,看到了,心也會跟著安靜下來,接受、等待、不判斷。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

文/ 想家的人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五課:我絕不是為了我所認定的理由而煩惱。

 

煩惱能夠顯現為恐懼、憂慮、哀傷、焦慮、憤怒、仇恨、嫉妒等種種形式。

 

我們也常常把某些問題看得更嚴重一點,而這一課的訓練也是要告訴你我:沒有小煩惱這一回事。它對我心靈平安所構成騷擾都是一樣的。我不可能只保留這一個煩惱,而拋得開其他的煩惱。為了達到這些練習的目的,我要將它們一視同仁。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課:這些念頭就像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事物一樣,不具任何意義。

 

有關___的念頭不具任何意義。它就像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事物一樣。

 

有關政府宣布調漲油價的念頭不具任何意義。它就像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事物一樣。

 

有關美牛瘦肉精的念頭不具任何意義。它就像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事物一樣。

 

此課的目標乃是訓練你區分無意義與有意義的第一步。也教你看出無意義者俱在身外,有意義者俱在心內。它也是教你的心去辨認何者相同、何者相異的入門訓練。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課:我並不了解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一切。

 

當下,舉目所及,我並不了解每一樣事物的真正意義。回顧過往,台灣921地震、美國911事件、南亞大海嘯、日本311地震,所有的歷史事件、天災人禍的發生,當下的你我通常無法立即判斷發生的真正原因,經過一段時日的調查,才能釐清真相。

 

人的思考慣性通常是這個事件的發生,是否影響了我,是好的,還是壞的。

對於當下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你確定你都真正了解了嗎?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