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心要普度眾生,救拔苦難的眾生,將佛法傳佈到每一個地方,使每一個人都能了解佛法,就先要觀眾生的苦,發起菩薩的慈悲喜捨願心。發慈悲喜捨的菩薩心,就是修四無量心,也就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

 

  • 慈無量心:
    給予眾生一切樂,名慈無量心。發願不但今生,乃至盡未來世,都要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隨著願力給予一切快樂,因為眾生無量,所以菩薩行也是無量,起這種慈心,就是修慈無量心。

  • 悲無量心:
    救拔一切眾生的苦,名悲無量心。眾生有種種的苦,要盡我們的力量,用自己的悲心,想辦法把眾生的苦除掉。不但這一生要去做,生生世世都要去做,起這種悲心,就是修悲無量心。

  • 喜無量心:
    見人行善或快樂時,心生歡喜,名喜無量心。見眾生有種種的成就或得樂時,心生喜悅,心量廣大,念念如此無有間斷,就是修喜無量心。

  • 捨無量心:
    對一切眾生,不論是冤或親,都能一律平等,不起愛、憎,名捨無量心。能捨內在種種心境、外在種種境界、物質等,而不起分別、憎愛,就是修捨無量心。

 

 

修四無量心,可在靜坐時反覆思惟四無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使我們的心量能達到無量無邊,這個法門就成就了,此即是慈心三昧。除了靜坐思維外,更重要的是要把這道理在日常生活上來實行、體證。能夠真正做到四無量心,無人無我,心行平等,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