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西遊記,唐三藏去西方取經,那時候對『佛經』兩個字完全沒有概念,感覺是出家人必須唸的書籍,非常地殊勝。

 

後來大學時瞭解到佛經是指釋迦牟尼諸弟子所傳述的佛陀在世時的說教,以及其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這個時期的我第一次接觸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一部很精簡、也很美的一篇佛經。現代都市人學習「般若心經」,因「心經」可以令我們在百忙之中找回自我,不會生活得焦慮和不安。一般都市人都有「失心」的現象,一切的身體疾病及靈病亦隨之而來,因此,「心經」可說是幫助我們都市人找回自己的「心」的經典。因此心經不愧為「心之經」,不單打破我們的迷情妄執,而且使人平心靜氣地來思索這一顆「心」。

為甚麼要修「心經」?因為心經能斷一切眾生的無邊生死苦。而自己的朋友也有每天抄寫心經經文的習慣,或持誦的習慣。要領悟心經的真義,令心經的精華在我們的潛意識紮根,可以將經文唸到滾瓜爛熟,朗朗上口,自然會感染到經文的精華,然後才開始解透經文中的真義,這種領悟方法通常最快,也最好。

 

「般若心經」其實是一篇哲學論文,是最高佛學的宇宙觀。因此,心經沒有宗教色彩,任何教任何人士均可誦讀,體驗經中的智慧。佛祖釋迦牟尼說修法共有八萬四千個法門,每一法門皆可渡人成佛,所謂「八萬四千個」,祇是比喻,謂方法極多,無以為數,祇要領悟箇中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可選擇的方法。所謂「皆可成佛」,亦是泛論一個人得到極大的快樂,非指死後可以成仙成佛,乃指今世能超脫「生老病死苦」,掙脫人世間總總不幸和痛苦,做一個快樂的人罷了!

 

自己也曾和有持誦習慣的同學聊到《心經》的經文,同學說他認為經文可以再濃縮成三個字:『無所得。』
與另一個朋友也聊到此話題,他卻認為也可以濃縮成另外三個字:『觀自在。』
其實仔細想一想,這不同的三個字是有關連的,甚至於在更深的意涵上是相通的, 因為自性本來就是圓滿具足的,所以在靈性的層面上是一無所需,沒有任何增添的需要, 一切自由自在,毫無罣礙。

 

《心經》顧名思義,屬於心法:「『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眼界,『無』意識界……,『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說得不能再明白了:你眼前的一切都不是真的,唯有放下,化解一切形、聲、色、相才能入道。問題在於,大部分的信徒常懷著「有求有得」、「有對有錯」、「有悟有證」的心態在誦《心經》,求福德也好,求心安或求解脫也好,和《心經》的內涵早已背道而馳。不論你是誦念,還是書寫,甚至把《心經》編成歌曲或舞蹈,誦之舞之,儼然成了一門藝術或文化,但與道業卻風馬牛不相及。

 

由於該經旨在論述成道境界,即無上正等正覺,在佛教中亦為「不可說境界」,必須躬親體驗才能感悟,而無法透過文字和簡單邏輯推理而得。由於其精神與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理念相契合。就好像寫美食介紹的人,他親自品嚐過美食,並將其味道以文字呈現,但是看文字的人並沒有吃過,完全只能依照文字的敘述去想像,其實美食的介紹最終還是希望能引領你『親自』去吃、去印證介紹文字的真實程度。

 

我相信『大道至簡』,但是越簡單的東西越不容易描述,就好像大學時修高等微積分,老師可以用兩個黑板證明『1+1=2』,大家要從『有』到『無』,從『二元』到『一體』,從『無明』到『開悟』,從『人』到『佛』,真的還是需要一番『心』的修練,依照「般若」的妙法修行,方可解脫生死煩惱的苦海,達到究竟喜樂的彼岸,證入不生不滅的實相境界。

心_1_~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