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弟子講修行,先不談解脫輪迴,至少想圖個六根清淨吧,六根是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從六根所接觸的對象上說,稱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物理學上的各類物質。眼根所見的顏色和形色,耳根所聽的聲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嚐的味道,身根所觸的粗細冷熱與濕滑等,意根思想的稱為「法」──那是指的極微極遠的、無從捉摸的東西,這些就被稱為六塵。從六根接觸六塵而產生的判別力與記憶力上說,稱為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如果沒有六識而僅有六根與六塵,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屍,所以『六識』是六根的操縱者,『六根』是六識用來接觸六塵的工具。

 

那麼,為什麼要稱為六根清淨呢?因為六根是六識的工具,作善作惡,固然是出於六識的主張,造成善惡行為的事實,卻在於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之中,就是由於六根不曾清淨,自從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貪色、耳根貪聲、鼻根貪香、舌根貪味、身根貪細滑、意根貪樂境;有貪,也必有瞋,貪與瞋,是由無明──煩惱而來,合起來,就是「貪、瞋、癡」的三毒交加,惡多善少,永無出離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脫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學,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與定,所以修持的入門工夫,應從身心的兩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頭修理掉,稱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禪定;把不好的行為修理掉,稱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稱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護根門──守衛保護住六根的大門,不讓壞事從六個根門之中溜進我們的心田,以致種下生死流轉的禍苗。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就是說,我們利用六根而執取六塵,六塵充塞了六根,障礙了六根,六根便成了六塵的奴才,也習慣地成了六塵的應聲蟲。如果六根不執六塵,六根不受六塵的支配與誘惑,那麼,六根就從六塵之中得到了解脫,解脫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淨的六根,因為自由的六根雖然仍與六塵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塵的引誘而造生死的染污之業,所以稱為六根清淨。

說得明白一些,所謂六根清淨,不是沒有了六根,而是我們的生理官能,不再隨著外境的幻象而轉,這就叫作一塵不染──但這絕不是等閒的工夫所能辦到的事。

 

記得聖嚴老師說過:修行有三個階段,就是心和境的關係的改變。第一階段『心隨境轉』,也是我們大多數的情況。在第二階段『境隨心轉』,只有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跟著改變,境隨心轉,更顯示心的力量可以很強。心力強的人,能影響環境。所以,就能達到修行的第三階段『境隨心滅,心隨境無』。


在<醒來,開啟心世界>這一本書看到一段論述:
所有的煩惱如果只有一個根本原因,會是什麼?『分別心』!如果能用幾個字表達美好的覺知,消除煩惱,會是什麼?『無分別心』!

 

那麼修到六根清淨時,是否也同時達到了無分別心的境界呢?這是可以繼續商討的問題。在<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故事裡, 有一段文字與大家分享:『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相隨!』我相信沒有分別心不是沒有了起心動念,而是他的起心動念都是為了眾生、為了利他、為了慈悲喜捨。

那要怎麼去看自己修行的境界呢?在<斷輪迴>這本書,看到自己很喜歡的一段話:

『你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人,並非取決於他人如何看待你;你是怎樣的人,實際上是取決於你是如何看待他人的。』

 

我想『修行』可以簡單的說就是:修身、修心、放下分別、放下評斷而已!

 4aadc8a25d2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