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一部電影<門徒>,
最有感觸的部分是男主角吳念祖,最後說了一段話,
人為什麼要吸毒?是因為空虛吧!

那人為何會空虛?
當你空虛的時候,你都是如何排解空虛寂寞呢?
看書、唱歌、喝酒、旅遊、運動......
有人是尋求感官的刺激來排解空虛寂寞,
但是刺激過後,常常只是帶來更大的空虛寂寞。

我喜歡親近大自然來排解空虛,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希望自己常常能悠遊於山水間,
出入無礙,怡然自得!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年前青海無上師來台弘道,引起不少新聞話題,
我覺得大家都忘了去"尊重"各個教派的不同教義,
有人在青海無上師那裡得到平靜與心安,
而貢獻財物也是隨個人意願,旁人實在無須太多的評斷,
每個人有不同的因緣去接觸到不同教派與受不同的教義所啟發,
期望大家都能在各自的道上努力精進,不去害人,心存善念,適時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所以自古以來,不同時空之下的集體意識所衍生出來的各個宗派,一定都有它當下的時代意義。

隨著資訊傳播的迅速與發達,
大家從新聞或報紙看到了熱衷於宗教的人士所創造出來的種種消息,
有人真的發心在作無私的奉獻,
也有人假藉宗教之名,行騙財騙色之實,
我想宗教是無罪的,事在人為而已。
每個人的思想,言語,行為一定都騙不了上天的,
所以現在的我,尊重一切教派,
只想單純地回歸靈性的成長!
因為任何的宗教都只是幫助我們向上提升的階梯,
時候到了,就把它放開吧!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天下班回家,在車上聽著飛碟電台 ,朱衛茵主持的「下班女王」
節目中提到,我們給出的愛是否會太多,而造成別人的壓力?
一直接受的人,是否會承受不起而心生壓力?
仔細想一想,
給予者是無求的嗎?
接受者沒有拒絕的權力嗎?
我想施與受的平衡點因人而異,
有智慧的人一定是能施也能受,出入無礙!
愛是不斷的去分享與交流,
當你因為接受太多愛而升起壓力時,
何不適時地交給時間和空間去沈澱一陣子呢,
或許來日你俱足能量,你也能無私地去分享你的愛!!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找尋生命意義的過程裡,要感謝許多啟發我的老師與書籍,
從易經開始了我的心靈旅程,易經講"時"與"位",時間與位置不對,很多事情的結果可能會無法完成。很多事情有其一定節奏與變化,有時候放寬心,無為的面對,反而能水到渠成。我們依循著大道的運行,生生不息,若是逆天而行,違反自然,勢必自召滅亡。接觸佛經感受到佛陀的慈悲,空性智慧的精深博大。
學習命理風水,最終體悟到一切事在人為,福地福人居,修心實為上策!也接觸一些因果輪迴,前世催眠,靈魂學的書籍,雖然現今的科學無法應證輪迴的存在與否,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我認為信不信都不重要,因為冥冥之中我們都在走自己的道路,演自己的劇本!只需要問自己投入與面對了嗎?
直到近三年,因緣際會看了西方暢銷經典<與神對話>與<告別裟婆>,書中作者與高靈對話所留下的文字訊息,充滿了愛的能量。啟示著我們提升靈性,放下宗教的時刻已來到!
世間不可能完美,因為一切都是生滅的,而要到達完美,告別裟婆,解脫輪迴痛苦,
在<奇蹟課程>裡點明了某一條路徑,指引我繼續前進!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年前去了中部一些景點
東埔溫泉,九份二山地震紀念園區,水里蛇窯
集集綠色隧道,台中太平酒桶山和新社
也造訪了幾間不錯的店家,
南投國姓的<香草叢林>,
集集綠色隧道的<綠光森林咖啡>,
台中太平酒桶山的<法蝶藝術廚房>和民宿,以及<月光森林>,
新社的<桃李河畔>,以及<安妮公主花園>,
台灣真的是好山好水,只看妳用心去體驗與否。

在這次的旅程中,也看到了很多愛這塊土地的許多人,
大家都有著不同的處世哲學,
但是我卻感受到了他們相同的生命態度與對土地與故鄉的熱情!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一本不錯的書,方智出版
書名:生命的空白頁
分享書中的一段話,
生命是一個過程,透過生命本身的表達,人類便從這過程中瞭解何謂生命。
生命透過生命本身來表達生命真義。
人類的存在即是生命真貌的呈現,
我們每個人都兼具"信差"和"信息"的雙重角色!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對情境場的輪迴

生命因果中的體驗

創造出當下的讚嘆與完美

分享即擁有 ,

寬恕即療癒 ,

自由即喜悅 ,

感謝過去,意圖未來,享受現在

緣起 ,自然而然 ,順心而為

緣滅 ,接受一切 ,無須評斷

你終將知曉 ,我們都是一體之下的光與愛

並且永恆的存在!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31 Tue 2010 23:24
  • 感動

回想妳以往生命的歷程,妳曾經因為什麼樣的人、事、物而感動?
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深情的吻,一句貼心的問候,
一張照片,一幅畫,一首歌,一杯茶,一齣電影,一本書
一頓晚餐,一場演講,一個聚會,一趟旅行.....

生命中有太多的元素可以讓你我感動,
藉由各個領域中的佼佼者,所創造出來的作品或提供的勞務,
可以連結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來感受生命無私的給予,
我們每個人都無時無刻地在接受,也無時無刻地在給予,
如此不斷循環的過程,也構成了整個生命的歷程。
相信用愛與感激所連結出來的軌跡,
一定是最璀璨耀眼的!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31 Tue 2010 23:24
  • 奉茶

前幾天去新竹找一位大哥聊天,
喝著他親手泡的咖啡與茶,天南地北的聊著,
一段悠閒的午後時光,很快就消逝了。
這位大哥對茶道的鑽研已有時日,
而他也分享他在新竹某森林小學授課的一個例子,
他說到:古人請長輩喝茶,都是講“奉茶”
奉茶就是奉獻給予,
而拿茶杯的手心總是朝下的,也更顯給予的意涵!
如此簡單地喝茶的一個日常生活習慣,
卻隱含如此不凡的深意在裡面,
此行,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他的學生聽完之後,也照著他的茶道心得分享,隔日奉茶給他的父母,
父母見到此舉之後,內心為之驚恐而不是感動,
打電話給老師說:我的孩子是不是犯錯了,受到您的處罰。
我大哥聽到學生父母的表述之後,也很感嘆,
看來我們真的越來越不懂得生活裡的感動了!
你有多久沒有奉獻自己所擁有的任何東西,
先試試從奉茶開始吧

30051_medium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看<蔣勳>所寫的一本書,書名是:<美的覺醒>
在序言裡看到一句話,帶給我不少的醒思,
這句話是:聲音或許是一種修行!
我們說出來的話語裡,可以是用來表達感謝與讚美,
也可以是用來表達憤怒與攻擊,
聲音可以是溫暖的懷抱,也可以是刺痛心靈的那支箭.
妳想要如何呈現妳的聲音呢?
己之所欲,先施於人吧!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