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奇蹟課程筆記&奇蹟好文 (1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1733  

 

曾經以為人的一生就只是生老病死,南柯一夢而已。汲汲營營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也只是人生階段的不同選擇而已,無所謂對錯。隨著年紀增長,體認到『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你是否在靈性之路與物質世間的享樂之路上也在找尋一個平衡點,也想活出『在世不屬世』『一無所需,享受一切』『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自己也開始認同『當你越能捨棄世界,你就越能享受這個世界』這一句話,當我們越不執著的時候,你越能接納世間的二元性,你也更有彈性,也就越能無入而不自得了。

 

我相信有些人是因為"我受夠了",才開始走向內在探索,而有些人是因為"我玩夠了",才開始走向內在探索,我認為也有許多人是同時交雜著『玩夠了』與『受夠了』,才開始探索心靈內在。

 

相信許多人看過電影,電影早已完成錄製,只等著買票的你進戲院觀賞,隨著劇情起伏,你的心情完全投入其中,隨著劇中角色淋漓盡致的演出,你也時而歡笑時而哭泣。想像一下,若你的今生今世也像是一齣電影一樣,差在你是其中的一角,並且你也是每天即興演出,那麼每一天要怎麼演出,決定在你自己。你我都是導演,也是編劇,更是那個演員。

 

奇蹟課程的觀點是『投射形成知見』,你的這一生,與看似許多前世的生死輪迴其實都是一場夢,看似發生了,但『實際上』卻是什麼也沒發生過。就像你觀賞一部50集的連續劇,你知道它是假的,只是一部戲,你只是一位觀看者,其中的生老病死、恩怨情仇會牽動你的情緒與感受,但是落幕之後,你全然地知道『這只是一場戲』,重點在於,你是否也能如此地看待自己的這一生嗎?

 

奇蹟課程說到:『分裂不曾發生過。』『來傷害你的人是你的人間救主。』但落入小我妄見已久的你我要如此地覺察,還真不容易,若沒有一番心靈的修練,絕對無法達到此境界。每個人都是純潔清白無罪的,每個我們認為的壞人罪犯,我相信他們嬰兒時期的笑臉,一定無法讓人聯想到日後他們會做出對他人傷害的行為。但奇蹟課程又說到:『上主之子是不會受到傷害的,因為真正的你我不是一具身體,而是靈性的存在。』每一個你覺得受到傷害的當下,也是你抉擇要『寬恕』或是『恐懼』『憤怒』『攻擊』的時刻,其實『你怎麼看他人,你也怎麼看自己』『外面沒有別人』,一切都是你的投射。當你選擇了真寬恕去看待對方無罪的本質,你將超越你的人生課題,隨著操練真寬恕,臣服於內在聖靈的無聲指引,你將越來越快樂自在,不再覺得人生是苦海,臉上也會更常掛著笑容。

 

世間是你我的表演舞台,人際關係是演出的劇本大綱,身體是演出的道具,其實這一齣人生大戲早已落幕,只等著你用聖靈的思想體系或是小我的思想體系,再次回顧一遍。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儒/釋/道/奇蹟,四大家派共同目標--《自我意識》的解決。


2 儒家--《超越》自我意識的《有為》。

禪佛--《看穿/突破》自我意識的《見性》。

道家--《丟棄/減少》自我意識的《無為》。

奇蹟課程--《穿越/化解》自我意識的《寬恕》。


3 儒家提出的《超越小我》的觀點是:

(1)天人合德,人文自覺。

(2)盡心知性知天,先立其大。

(3)致良知,心即理。

(4)以本心思想《超越》小我思想。


4 道家提出的《丟棄/減少小我》的觀點是:

(1)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2)去甚去奢,絕聖棄智。

(3)歸根復命,見素抱樸。

(4)以自然無為《丟棄/減少》小我。


5 禪佛提出的《看穿/突破小我》的觀點是:

(1)凡一切相,皆是虛妄。

(2)無念,無相,無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3)牧放調伏心牛的自我意識。

(4)以覺醒去《看穿/突破》小我。


6 奇蹟課程提出的《穿越/化解小我》的觀點是:

(1)小我只是一套罪咎懼的信念。

(2)愛在人間的形式就是寬恕。

(3)選擇與聖靈認同,你是上主之子。

(4)以寬恕去《穿越/化解》小我。

作者:陳睿風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


      我妹妹最近入門某個宗派,那裡有禪行也有佛理方面的解說,她希望我加入,當她跟我講一些那裡的概念時,我可以理解但無法全然接受,例如接引度人、護持、跟隨大成救名師

 

      靈性便能快速提升、智慧開啟等等,而當我與她分享奇蹟課程時,我抱著既擔心她又想說服她的心態,有時不免面紅耳赤,我發現我也落入了小我的陷阱,但一方面

 

      又覺得我有義務去釐清一些概念好幫助她,就像阿頓與白莎跟葛瑞說話一樣,請問我應不應該再跟她討論呢?



答:


      妳挺棒的,「...既擔心她又想說服她的心態... ,...落入了小我的陷阱,... 有義務去釐清...

 

      」每個點都是清楚的自我覺察。現在,不妨從自我覺察出發,再向下走一步,問問自己:現在的心態 vs. 奇蹟心態的差異在哪裡?



      雖然每個人的家庭實際情況不太一樣,但背後的心態或許都有類似的地方。當最親愛的人不同意、不聽我們的時候,我們很自然的,會感到緊張、害怕、擔心、恐懼、不被了解,不被愛。我們實在不喜歡面對這樣的自己,不知不覺地,「愛妹妹」變成「為妹妹好」,再變成「要告訴妹妹哪條才是正確的道路」,再變成「我不是要說服她,而是想和她好好討論」,一片好心,結果卻離妹妹愈來愈遠。這確實是小我最愛引我們入彀的把戲。



      當我們想用奇蹟課程去說服家人時,討不討論已不是重點,「非要討論不可」背後的恐懼,才是奇蹟要下手的關鍵。責任與愛心背後的心態很可能是恐懼,恐懼家人不聽我的,他們就會得不到幸福;所以,我給出的其實是恐懼,家人收到的也會是恐懼,最後我收到的也只會是恐懼。



      奇蹟課程一直在說「不要設法去改變世界,而應決心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T-21.I.1:7)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是,從弟兄身上收回我們的投射,並重新選擇正確的眼光來看待她們。



      我們當然都會為家人擔心,擔心他們不幸福,這種擔心在我們的心裡早已根深柢固,我們很難想到這就是一種投射,也很難反問自己--「妹妹的幸福」象徵了什麼?我們是不是希望透過妹妹,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意義?例如妳說的「就像阿頓與白莎跟葛瑞說話」聽起來好像比一般姊妹更靈性更正確。現在妹妹不配合演出了,對妳而言,她的不配合代表了什麼?



      即使妳不同意妹妹,妹妹也不同意妳,是不是有這樣的可能,妳仍然愛妹妹,妹妹也仍然愛妳?



      相信妳自問至此,已經感覺到了《奇蹟課程》的力道,它透過我們在特殊關係所寄予的期望,讓我們先收回原本送給妹妹的「禮物」,讓我們明白,我們給出的,正是

 

      我們自己最想要的,當我們一承認內心真正的渴望,原本為了防衛這一念而生起的防衛措施就不再那麼重要,我們的分別心逐漸化解,而能體會到那不受眼前差異分別動搖的一體性。



      接下來,請放輕鬆,妳一直都是自由的,可以選擇原本的方式,讓自己覺得安全些,也隨時可以選擇奇蹟的方式,讓自己心裡不同的部份好過些。



      這一路以來,你抱著既擔心她又想說服她的心態,已經背負得很苦了。奇蹟說時間不存在,心靈也是相通的,或許妳和妹妹都還要在這幻相世界各自打上一陣子的「小我怪」,但相信你找回平安時,平安必然會傳遞到妹妹那兒,也許是幾年後,也許就在下一瞬;時間雖有早晚之別,但無損於妳和妹妹原本的可愛和圓滿的。


奇蹟網站敬上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員:

《零極限》裡提到,「別人的問題也是你的問題,你要對你所經歷的一切負百分之百的責任」;《奇蹟課程》也教我們「寬恕你以為他作了其實並沒有作的事情」。我認為兩種說法十分接近,若把「四句真言」用在寬恕上也會很有效。所以,我開始兩個法門一起修,但感覺顧此失彼,不知所措。那麼,如何兼修這二個法門?我該放下《零極限》,專心操練〈練習手冊〉嗎?


若水:

《零極限》代表某種修成的境界,「四句真言」(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是它使出來的招式。必須先有「這一切都是我招惹來的」(T-21.II.2:5)認知心態和信念,才能招招使得上力。


它的效力,從《奇蹟課程》的角度來說,就是抉擇者與靈性認同的這一刹那,終於知道外面發生的種種事情都只是自己做的夢,「認清了,你以為弟兄做了對不起你的事,其實不曾發生過。」


(W-PII,I,1:1)然後對整個夢境說:「對不起,把你夢得那麼慘;請原諒,這都是我的錯;謝謝你,給我一個機會重新選擇靈性。」如此,四句話就已經把《奇蹟課程》的寬恕用岀來,句句充滿力量。



可是,要有這樣修成的功夫,能夠對《奇蹟課程》瞭解到這樣的程度,對於早已神智不清活地在人間的我們,真的不太容易。當你認為別人攻擊你,對不起你而滿腹怨氣時,你說得出這四句話嗎?即使你心裡喃喃自語:「對不起呀,我愛你;對不起呀,我愛你…」有用嗎?別人還是不理睬你;或者當你感冒咳嗽身心都不舒服時,你持咒念經一般跟自己說:「原諒我呀,謝謝你;原諒我呀,謝謝你…」有效嗎?你還是咳個不停。這時你才知道,那四句話你只是說說而已,其實很難相信它,你也很清楚自己的委屈、怒氣、內疚還在心裡翻滾。



因此,〈練習手冊〉才會一天一課,讓你漸漸深入《奇蹟課程》,慢慢的從小我這邊解。你來到世界後,不論從家裡、他人、還是電視、社會,天天聽到的無非小我給你洗腦的聲音。你早已跟別人眼中認定的你認同了,並且非要維繫這個自我形象不可,難怪活得那麼累、那麼苦、那麼不開心。它說你裡面還有一個靈性的聲音,請你每天拿出十分鐘來聽聽衪說什麼,給自己的靈性補充一些養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大家都有過這種經驗,剛開始練習時,早上一起床滿懷信心讀完一課,但放下書本,剛出家門就忘了那句話。因為〈練習手冊〉所講的思想體系,跟我們心內的小我思想體系完全相反,小我必會拼命抗拒、不喜歡它、甚至乾脆忘了它。



所以,往往你想臨時抱一下佛腳,卻又忘了〈練習手冊〉今天這一課的那句話,這時,你趕緊把《零極限》的四句話用出來也可以。這兩個法門並不衝突,但必須承認,每個法門都有各自的作用。如果你不瞭解《奇蹟課程》指出的「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編的劇本,沒有人對不起你」這句話的內涵,而把《零極限》的四句話變成一個咒語,這些話你說出來,也會覺得心虛,起不了真正的作用。



所以,要小心!《奇蹟課程》寫了近二千頁,就是因為小我的花招伎倆太多了,投射到人間的我們也發明了諸多法門,卻無法幫自己從小我的迷宮中轉岀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呀。所以〈練習手冊〉才叫你踏實一點,一天讀一課,每天給自己打一點氣,每天化解一點小我。如此,其它法門就可以相輔相成了。



感謝 李泰運
編寫整理
若水 審查定稿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奇蹟原則50>裡面有到一段話,

『你內心所有沈重的負擔,無疑地透露了你的不寬恕。』(W193. 4 :1)
外在的煩惱或問題都只是障眼法而已。其實那是小我耍弄出來的煙幕彈,使我們看不出每一個煩惱都出自分裂信念和缺乏寬恕。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蹟課程第一百五十二課 (ACIM W-152)   
決定的能力操之於我 The power of decision is my own.

沒有人會受失落之苦,除非他自己決定受苦。沒有人會受痛苦的煎熬,除非他自己選擇這種處境。沒有人會哀傷、恐懼或認為自己有病,除非這是他們願承受的後果。沒有人能夠不經自己的同意就死亡。沒有一件發生的事不是出自你的願望,只要是你選擇要的,你一樣都不會缺。你的世界就是這樣形成的,分毫不差,因果不爽。這就成了你所謂的現實世界。你得救的樞紐即在於此。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要仁慈地看著自己與小我的作為,不再怪罪任何一人,平靜地承認一切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和所有人一樣神智不清罷了。先別忙著擔心你的決定曾對別人造成什麼傷害,只要明白它們讓現在的你多難受就行了。只因此刻的你再也不想苦下去了,你才會有動力,不再誤用世上的一切,不再用它來強化你特殊的自我,你才可能轉向聖靈,把祂當作神聖道友,開始接受你的特殊任務,一步一步慢慢地透過具體的寬恕,邁向上主的無相之境。

 

(奇蹟課程練習手冊186課):
祂的天音由真知之境溫柔地向無知之人發出呼喚。雖然祂不知道哀傷為何物,但祂仍會安慰你。雖然祂已圓滿無缺,仍會彌補你一切,雖然祂知道你已擁有一切,還會繼續給你禮物。雖然祂根本不看聖子心目中的種種需求,仍會以聖念答覆你。因愛必須給予,凡是因祂的聖名而給出之物,必會按照對世人最有益的形式出現的。

 

寬恕是愛在人間的表達形式,愛在天上原是不具形式的。然而,這兒需要什麼,上天就會按此地的需要而給什麼。你在世上,仍需藉此形式來完成你的任務,縱然當你回歸那無相之境時,愛對你的意義遠超乎此,世上的救恩仍然有待你這類懂得寬恕人。這就是你在世的任務。


<性.金錢.暴食症~談形式與內涵>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即將結束,回想起2011年底自己一面讀奇蹟課程正文,一面寫下了閱讀心得,共累計54篇心得之後也剛好把正文唸完一遍,之後將心得放在部落格與臉書跟網友分享,其間也有臉書朋友示慧姐、定軒兄邀請至臉書社團(五次元-宇宙之愛)與(量子科學占星研習團)po文,我也非常樂意去分享,因為自己從奇蹟課程裡面獲得的啟發,也很希望有緣人跟我一樣,在聖靈的引領下,找到心靈的平安。

自從2005年<告別娑婆>出版,自己被該書中的『寬恕是最好的治療師』這一句話震撼以來,也在3遍的閱讀中獲得許多體悟,後來再接觸到<斷輪迴>、若水女士的幾本著作、國外奇蹟教師的著作(愛的奇蹟課程、活出奇蹟),以及奇蹟課程中文網站上的問答與文章等等,都將奇蹟課程的真寬恕理念用生活的實例表達得更讓人易懂與完整,其間也認識住台中的皓傑兄,他也分享我許多受用的訊息與錄音檔,與大家的互動與分享只有無限的感恩可以表達!

 

展望2013,我的奇蹟心得分享要暫告一段落,誠如學員練習手冊的<跋>裡面說到:『這個課程只是一個起步,而非結束。你的神聖道友會與你同行,你不會落單的。』

接觸奇蹟課程6年以來,深刻地體悟到,唯有將奇蹟課程的『真寬恕』理念在生活中應用出來,才能找到失落已久的平安喜樂!

 

最後分享<學員練習手冊>第189課裡的一段話:

你只須這樣做,靜下心來,放下所有你對自己以及上主真相的看法,放下你後天學來的一切世界觀,放下你所執著的種種自我形象。放空心中所有的念頭,不論它是真是假,是好是壞,不論它是你珍愛的想法或是羞於啟齒的觀念。全都放下吧!不要執著你過去學來的任何想法,或任何經歷帶給你的信念。忘掉這個課程,雙手空空地來到上主的面前。(W-189.7:1-5)

 

再次感謝一切!祝福一切!

 

1333950091-1035964156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得在《斷輪迴》P38裡面講過,『觀照』不代表『寬恕』。

在奇蹟課程裡面有談到『真寬恕』的七字訣『觀看、等待、不批判』,其實寬恕是包含觀照的。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寬恕是寧靜的,默默地一無所作。它既不會干犯實相,也不設法把它扭曲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它只是觀看、等待、不批判。

 

奇蹟課程(W-P2.1.4)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擇罪咎,娑婆起

選擇寬恕,娑婆滅!

 

---肯尼斯.霍布尼克

 

2wLMO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7053_103902052_2  

 

在達文西著手畫『最後的晚餐』之前,他與另一位畫家起了爭執。達文西氣憤不已,於是打算把畫中的猶大 畫成對方的臉,讓他永受後世的謾罵,以洩心頭之憤。他最先畫的就是猶大的臉,但每個人都看得出來,那張臉就是達文西的仇家。等到達文西要畫耶穌的臉時,不知怎的,怎麼畫都畫不好,彷彿有某種阻力在影響他。

後來,他抹去猶大的臉,重新再畫一個新的猶大,接著畫耶穌的臉。這次,他成功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體悟到,我們不可能一邊用敵意與仇恨的色彩來描繪弟兄的臉,同時又能將基督的聖容畫進自己的生命。

 

無法寬恕,就無法看見平安!

(轉載自~活出奇蹟)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活出奇蹟》看到一段話:

每當有人問我,『我怎麼可能原諒.....?』

我都會回答:『你別無選擇。你遲早有一天得放下它;與其如此,何不現在就放下它?』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還沒學習命理時,曾疑惑著:人生是宿命論還是非宿命論?到底有沒有命運這種東西?後來在學習命理的過程,也曾觀照到自己的憧憬未來與恐懼未來的心念,在過程裡也感受到冥冥之中好似有一股力量驅使著你作某種選擇,後來瞭解到每一個人的選擇主要都是受潛意識、小我的控制與影響。

 

在與神對話第3冊裡面講到,人生好似一個電腦遊戲,人的一生會有什麼樣子的際遇也全都被設計好了,只等著你當下作選擇,但其結果卻是依你的選擇而定,所以人生沒有什麼事是一定會發生或一定不會發生的。也因為此論述而把心念拉回當下,體悟到人生是現在進行式,每一個當下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在《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第158課,裡面講到:『時間只是一種把戲,一種巧妙的手法,一個場面盛大的幻相,台上人物來來去去,好像表演魔術一樣。然而在這人生假相之下,藏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計畫。劇本已經寫定了。我們只是在旅途的終點回首整個旅程,假想自己再走一趟,在腦海裡重溫一遍陳年往事而已。』

 

 

我們現在只能意識到活在2012這個時空上,尚無法理解平行時空的我與未來的我也早就存在了,小我的劇本是無止盡的六道輪迴,而聖靈的劇本將引領你找到救恩,發覺你只是作了一場世間大夢!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339126778-2514280449_n  

miracles_01  

 

2012年看了兩本關於奇蹟課程的書【活出奇蹟】&【愛的奇蹟課程】,這兩本書的共同點是兩位作者都是有教授奇蹟課程多年經驗的老師,這兩本書的重點,殊途同歸的都是在講述『寬恕』。兩位老師將自己人生中曾經看過、經歷過的人生事件結合多年教授奇蹟課程的心得體悟,編輯成文字出書分享,讓人更深刻地體悟到,若能在生活中去應用『真寬恕』心法,那麼要活出『心靈平安』的境界,將是輕而易舉!

 

自從讀過告別娑婆、斷輪迴、奇蹟課程以來,再接觸這兩本奇蹟教師整理心得過的書,很欣賞他們想用更簡單明瞭的文字讓更多人去讀懂奇蹟課程的用心。

 

自己到目前為止也有一點心得,分享如下:

 

1.奇蹟課程讓我們知道『世界是一場夢、時間是虛幻的』,真的可以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它,而不是鄙棄它。

 

2.奇蹟課程讓我們知道『小我的真面目』,人生如苦海,也都是因為小我的妄念與恐懼造成的。

 

3.奇蹟課程讓我們知道『我們不是一具身體、我們是靈性的存有』,身體與人際關係是世界兩大亂源,真正認識身體是中性的,將它交託給聖靈使用,才是撥亂反正的上上策。

 

4.奇蹟課程讓我們知道『我們內在還有一位神聖的導師,聖靈』,將生活中的疑難困惑交託給祂,祂會幫你從內心去改變『因』,讓你的投射從恐懼、憤怒的投射轉化成愛的推恩,進而讓你的心靈獲得平安,但是自己也必須發出一點願心去作『寬恕』的操練功課。

 

5.奇蹟課程讓我們知道『來傷害你的人都是你的人間救主』,唯有真心地寬恕上主之子不曾犯下的罪,你方能體認到你自己的清白無罪,正所謂:寬恕別人也是寬恕自己。

 

6.奇蹟課程讓我們知道『其實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凡事要謙卑』,當下的『臣服』表示你願意真心的面對你目前的困境,誠心誠意地『交託』給聖靈,表示你願意讓出人生的主導權,讓這一位人間導師來幫你作最有益的評判,引領你去發現你內在的真理。

 

7.奇蹟課程讓我們知道『每個當下我們都可以重新作選擇』,認清了時間虛幻的本質,我們將不會憑藉『過去』來作現在的評斷,也不會投射出『未來』的恐懼,時空世界與永恆的交會點就在『當下』,靜心地去觀照當下幾秒鐘,你發現了什麼?你將會發現,全然地融入當下是沒有恐懼的。你若是恐懼未來或是追悔過去,那麼你就不在『當下』了,恐懼、煩惱、急躁、悔恨、內咎等等都是過去心與未來心!唯有『當下』才是改變的力量之所在!

 

奇蹟課程本身亦是虛『幻』的,但是它卻能『喚』醒你我沈睡已久的心靈,進而『換』另一種眼光去看待娑婆世界。

 

你想要幸福、健康、平安嗎?走入『奇蹟課程』,你會找到一切的!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問:

    我能理解當初我們基於錯誤的判斷而打造出一個外在的世界,並使它看起來真實無比。此外,《奇蹟課程》也提到,每當問題發生時,我們不要著眼在問題的本身,這會使問題顯得「更加真實」。反之,我們應當向內看,這有點像是說,如果世間的事(包括責任義務)都不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我們可以儘管「不理它」或是「放下它」(交給老天) 。也就是說,我們儘可不理稅金、帳單、甚至整個世界,因為這些都不是真的。但是耶穌在《課程》中也教導過,或至少提到過,如何不帶評判地觀看外在及內在的世界(因為並沒有什麼好評判的)。我對這些觀念有點疑惑,所以請您不吝指導,幫我解疑破惑。

答:
    《奇蹟課程》是編排成課程形式的一個靈修途徑,在這樣的宗旨及內涵下,世間及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境遇,都成為我們學習和應用《課程》理論的教室。因此,生活中的每件事對我們的學習都非常重要,《課程》沒有要我們「不理它」,而是要我們檢視、重新詮釋並轉化這些事的意義。

    雖然就真理的角度來說,世界只是一個幻相(W.155.2:1),但對於「覺得自己與上主分離的人(包括我們大部分的人)」而言,世界卻是非常的真實。若要應用《課程》的理論於日常生活中,我們切莫混淆了《課程》所教導的層次。《課程》從未要我們停止身體在這世間所做的任何事,這並不是一部指導行為的課程,而是訓練起心動念的課程。《奇蹟課程》只談論心靈,也只關心心靈的內涵。我們把錯誤弄假成真的原因,並不是由於活在世間處理所遭遇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們相信「是眼前的問題造成我們的不安和煩惱,並且影響到我們的真實自我」,正是這樣的信念讓我們在「覺知」的層次把錯誤弄假成真,但是在真理的層次並沒有任何改變。

    《課程》要我們往內看,並非要我們忽視或不理會在這世間所看到的問題,事實上,它要我們正視自己所打造的世界。「不願正視幻相的人,必然受制於幻相;因為「不願面對」本身即是對幻相的一種保護。你無需逃避幻相,因它傷害不了你。…我們會在「小我的運作模式」這一課深入一段時間,只因你已將它弄假成真了,若想超越過去,不能不先正視它的存在。讓我們靜靜地一起化解這一錯誤,方能越過錯誤而一睹真相。」(T.11.V.1:1,2,5,6; 斜體字是Ken所強調的) 因此,學習應用《課程》之教導的第一步,就是從「正視我們在世間所製造的問題」開始,並且用正常的方法來處理這些問題(也就是照常繳稅和付帳),同時也學著看出我們所製造的問題只不過是為了掩蓋「真正問題」的煙霧彈,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心裡頭選擇把「分裂的念頭」當真。《課程》所謂的「往內看」,就是認清小我指派給世間問題的目的(掩蓋真正的問題)。由於我們相信這個必須繳付帳款和稅金的世界是真實的,我們必定會對此事實有所評判,這正是我們需要看清的地方,因為這些評判透露出「我們潛意識裡相信自己是『匱乏的』及『受害的』」之念頭,此乃「往內看」的必經過程。這個世界以及我們對它的感受,會讓我們看到自己內心所懷抱的「不可告人的秘密」(T.22.VI.9:5)。如果我們無法覺察到這些念頭,就無法驅逐它們。

    同樣的,否定身體的存在甚至進而忽視活在世間的條件,並無法化解我們對身體的信念。不付帳單或不繳稅金必定會導致其他的問題蜂擁而至,處境更糟糕只會強化小我的煙霧彈,對療癒沒有助益。 唯有當我們認清了「真正」的問題(也就是內心相信分裂是真的)之時,我們才能夠在內心轉向聖靈尋求「真正的」解決之道,亦即透過寬恕來化解分裂信念。一旦做到這一點,我們才算是準備好相信世界及其所有的「問題」都不是真的,並且跨越世界而邁向真理。

 

選自/ 奇蹟課程基金會問答服務
翻譯:Clare
校譯/潤稿:Robert 、阮靖茹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常在你們的網站上讀到「活在當下」這一說法,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就是禪宗所說的:吃飯的時候吃飯,走路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在走路?我們怎樣才能「活在當下」?

 

答:「活在當下」在禪宗裡,原屬於一種很高的修行境界;近年來卻成了附庸風雅者的口頭禪,甚至在電視脫口秀上都常聽到主持人隨口說出:「過去已經過去了,我們應該活在當下啦!」「當下」成了時間的一部份 ,好像「現在」一樣。禪宗確有「吃飯就吃飯,走路就走路」一說,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一般人不也吃飯走路嗎?

 

 這個問題必須由「形上」與「形下」兩個層面去了解。首先我們必須指出「活在當下」的形上意義,否則必會犯了層次混淆的錯誤,把當下誤解為「現在」或「此刻」。其實,「當下」根本不存在於時間的幻相裡,它是永恆與時間的交會點。(連這一句話都會引起誤會,好像真有一個「點」似的)

 

若要了解「當下」,我們必須了解「時間」的意義。然而,《奇蹟課程》卻說,我們不可能了解時間,故也不可能了解人間任何問題,因為所有問題都離不開時間的因素(WB-8.1)。因此,它對時間的觀念著墨不多,只是直截了當地丟給我們一個結論:時間已經結束了。小我所經歷的旅程,在它「方生」的剎那已經得到聖靈的答覆而「方滅」了;因為在實相中,時間根本不存在,因此它的完成與發生都是同時。

 

我們眼前的世界,只是時空構成的大幻相,有如坐在戲院裡觀賞一部已經完成的影片。只因我們看得如此入戲,把所有的情感或情緒投射在主角身上,心理上再次重活一遍主角的經歷,全然忘了自己仍然置身於觀眾席中,並非真的活在螢幕裡。

 

小我的戲在永恆中早已結束,只因小我被內疚與恐懼逼瘋了(insanity),不敢回頭,而把那已經完成的剎那延伸為現在過去未來來;把那個痛苦的經驗,放在「三世」時間的框架裡不斷重播而已。因此,所謂「活在當下」,不是抓緊三世的一環「現在」,而是越過整個小我信念體系裡的時間概念,直接體會與永恆交會的那一點。好比由螢幕的劇情中跳出來,回到本來無事的觀眾席上。

 

這一躍,對活在時空內的人類,豈止是咫尺天涯,簡直有天堂地獄之隔。

 

《奇蹟課程》雖然避而不談「時間」的玄理,卻不厭其煩地重複教導超越時間的方法。它用寬恕來破解時間的魔咒。這也是我們所要談的「活在當下」的形而下之意了。

 

一回到有形世界中,一切具體了許多。讓我們先談一下,什麼叫做「不」活在當下吧!當我在答覆你這問題時,我若根據自己過去對你的印象而答覆,就沒有活在當下;當我搜盡枯腸,想寫出一篇讓你心服的文章時,也沒有活在當下。雖然這些因素原是寫作不可缺少的動力。此刻的我不論多麼「專心」,並不表示我就活在當下了。因我的心態很可能攪在文章的好壞以及你的褒貶裡面,我在「你問我答」這一單純的現實上已經賦予了我個人的詮釋及憂喜。

 

我以前把「吃飯就吃飯,走路就走路」解釋為「吃飯時就專心吃飯,走路時就專心走路。一心不宜二用,直取當下」,此刻才明白,連「專心」都是自己刻意營造的經驗。這句話其實是:吃飯就吃飯,不要賦予其他意義,不論是營養的觀念或神聖的提醒;走路就走路,不要賦予其他意義,不論你用內觀的還是一行禪師的方式走;拔草就拔草,不要賦予其他意義,想藉此機會與上主合一。

 

「活在當下」著眼的是 to be ,生命本然的境界,與我現在專心所做的事情本身並沒有直接的關係。“to be”絕非 “to be better”,絕無改善現狀的含意,只是容許現實以它目前的形式呈現自己,不去界定、評估、期待或改變它。更不會被情緒攪入幻境裡。這一點清明,給了我們一點空間,體會出我們並非螢幕上的角色,我們是幕前的觀眾,正在重溫過去的一場戲而已。

 

這一慧見,立刻賦予了「此刻」生活一個截然不同的意義。凡事我們不再跟螢幕上的角色糾纏,開始回頭消解納編出這些故事的「妄念」。

 

可惜,幾千年的宗教薰陶灌輸給我們一些錯誤的印象,總覺得自己之所以無法認識本來面目或真理實相,是因為我們缺了許多東西;我們需要更透徹的知見,更高超的德行,而這些「東西」都需要「時間」去鍛鍊,於是我們為自己訂立了千百萬劫的修行(或救贖)計畫,發明了種種鍛鍊身體與心識的苦行,去追回那不生不滅的圓滿自性。殊不知,正是千百萬劫累積下來的「功夫」,反倒鞏固了我們打造出來的時空幻境,遮蔽了清淨自性,讓我們想不起也看不到「當下」正活在我們內的實相。

 

所以,若想認識自己的圓滿真相,不需要「添加」一點什麼,而是「消除」一點什麼。寬恕就是最有力的「化解」undo 眼前幻境的工具。這是無法在思想中進行的,必須當境現前時,你放下小我根據過去的記憶所做的種種判斷,而改用聖靈的慧眼著眼於對方不生不滅的圓滿自性,這就是「寬恕」,也是「活在當下」的「形下」功夫。

 

人類不知經歷了幾千萬年,才由「適者生存」的動物本能進化成「理性的動物」,又歷經幾千年理性的「分別取捨」,造成現代的科技世界以及不可避免的戰爭。這兩項成果一旦加在一起,頓時威脅到整個人類的生存。

 

如今,進化的動力再度將我們推到進化的門檻,我們若不想「絕滅」,必須「突變」,開拓出新的意識,才可能度過這一關卡。

 

根據近代思潮的發展跡象,這一突變很可能就是 “to do” 進化到 “to be””to do” 重在維繫物質生命的存活,“to be” 則是回歸存在(靈性)的領域。以前,芸芸眾生終日忙著存活,唯有少數先知先覺者,為人類揭開一點靈性的端倪;如今,靈性的領域已經不再是聖賢的專利,逐漸進入新時代人類的普遍意識中。

 

有幸跨入這一門檻的我們,又幸得《奇蹟課程》的寬恕妙法,幫我們穿透時間的迷霧,活出當下。每一個真實的寬恕,都為我們拉近了永恆的「距離」,直到….,我們突然領悟了,這是A journey without distance(無距離的旅程)。  

 

 

文章來源:
http://accim.org/jj/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366
 
作者:若水
摘要: 「活在當下」在禪宗裡,原屬於一種很高的修行境界;近年來卻成了附庸風雅者的口頭禪...我們必須指出「活在當下」的形上意義,否則必會犯了層次混淆的錯誤...
作者概況: 若水
《奇蹟課程》譯者若水女士,生於中國,長於台灣,定居美國。長年從事教學與輔導工作,致力於結合中國的傳統哲學與西方心理學,最後在《奇蹟課程》中融會了東西方智慧之大成。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感謝臉書好友-朱家賢留言)
親愛的阿斌:
我要在這裡肯定、而且非常肯定你一系列寫下來的奇蹟課程心得筆記
肯定的主要原因,和內容寫得好或不好關係不大(雖然真的寫得很好),
而是透過心得筆記這種反思模式,我們才能貼近真正有效的學習。
就像食物進入身體後,必須經過「消化和吸收」的過程,營養才能進入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真正最需要的是營養,不是食物。
寫心得筆記的過程,就是一種消化和吸收,讓這一段新進的文字內容和自己本有的內涵磨合、交融、從而激發出一道一道心靈的啟發和感悟,使自己有更深的明白和洞悉,這樣,書本上的文字便從腦進入了心,甚至擴展到靈,這不只是一個有效的學習,更是一個有效的實修法門。
許多人看書很認真,看了很多書,可惜,從來不寫點什麼。
寫點什麼不是為了要發表或出書,更不是要讓他人來評價寫得好不好,而是唯有那個書寫與思考的過程,才能讓自己的心靈進入一個很深的「反芻狀態」,經過反芻後出來的東西,才是精華,才是屬於自己真實的東西。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

    我明明知道我在生氣,我還是忍不住!這時候該如何轉念?

答:
    是的,我們要學習轉念,但不是滾在思想和念頭裡頭轉,而是在你當下看到這個痛,當下看到你這個思緒在開始動的時候,在當下那一剎那做出新的抉擇。

    《奇蹟課程》一方面跟你講你多好、你多偉大;可是它也提醒你,你實在是不愛自己,你根本就不願意面對你自己。我們常常講說「我忙得一蹋糊塗」、「我沒有辦法活我的生命」、「我都在為別人而活」,這是你的一個藉口,為什麼?最主要的原因是你不敢面對你自己。最不快樂的人是最不敢活在當下的,因為當下就是面對你的真相,看到你原來很不快樂。為了逃避這個不快樂的自己,你把過去帶了一些東西來,未來帶了一些希望來,從別人身上抓一點東西來,來填滿你這個空虛的你……

    所謂當下的一個轉的力量,就是說你先看到你身不由已地運作,然後看到身體運作了以後你就知道後面有一大堆你過去的一個信念告訴你人生是這樣子,你必需要怎麼樣子處理它,這樣子一連串地使你身不由己,又回到你過去的痛苦經驗,明明知道「我這樣做一定會挨罵,我這樣做一定不成功」,還是忍不住就這樣子做下去。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因為你說了那句話讓我生氣。」那為什麼他說那句話你就沒有生氣呢?為什麼他前天講你沒有生氣,今天講你生氣了呢?

    其實是這個剎那你被一個東西勾起來,你的苦的力量開始醒過來,恐懼傾巢而出。第一個最前線的就是我們身體的反應,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的身體是怎麼樣的反應模式。我們的身體其實很渴望這種犧牲感和痛苦,尤其是女性常常用痛來找尋她自己的地位、找尋她自己的價值。

    如果我們看到這種苦已經在我們身體裡面正要發作,看著它而不去批判它,接納自己的發作,不要跟它互動,它原本要繼續滾、繼續累積的力量很快就會散掉。

    我們最怕的就是說我們中國人講:唉呀!女孩子不要講粗話,男人、好人、修行人不可以罵人,這一大堆「應該」對身不由己的反應並沒有疏導的效果。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內在都有很多的委屈跟憤怒,雖然我們可以用理念安慰自己說「哎呀!其實我父母也不是故意的,我必須要原諒我父母。」可是心裡那個痛,那個覺得說自己沒有被愛過的那種痛一直都在,當你不能跟父母算帳的時候,那個沒有被愛的痛,會算在你丈夫或兒子身上。舉個例來說,出去讀大學對一般父母是一件好事,可是這個對一個沒有被愛過的父母,這是一種拋棄,養了一輩子的兒子走了。理性上兒子去讀大學是好事,感受上是又被拋棄了一次。

    所以,我們在跟人家互動時第一個要警覺的是,我們通常是拿那個「怕受傷害的我」在跟人家互動,這個「怕受傷害的我」下面有很多過去的想法在支持你判斷「果然對方很可憐」、「果然對方這個人是很危險的」、「如果我不保護自己,就會被傷害」。

    所以,在那個觀點上面,你就必須要開始留意,為什麼我後面有這麼多的念頭,在我生氣的時侯會想起這麼多的事情在鼓勵我發脾氣,當我難過的時候,明明知道難過很不舒服,為什麼我會同時又想起一堆過去難過的事情再火上加油?

    我們裡面的受害者觀念其實已經根深柢固了,奇蹟課程要扭轉我們根深柢固的這個信念。小我的苦是因為它認為它很苦,它認為這個世界都是很危險的,這個世界是受報應,我們是來消業的,我有一大堆的業障在這裡,我自己不夠好,世界是這樣子;那別人呢?別人就是跟我競爭的……如果這樣的互動就是我們的人生,怎麼可能幸福?怎麼可能放鬆?

    我們甚至於教自己的兒女,不斷地教自己的兒女說人生是艱險的,如果說你沒有學位,沒有這個那個,他就擔心你活不下去,從此會受苦。父母的愛裡面不斷在傳播這種負面的「沒有這樣東西,你就不可能幸福」的觀念。

    我們對自己的觀點,推到最根本來看,都是認為「自己是不完美的,自己是有缺陷,自己業障深,自己不配,不配得到祝福的,不配得到好東西的」。絕大部分的人心理上很少是說我是配得大獎的,這種觀念就是使得小我在人間還沒開始活就開始要奮鬥,犧牲。這種觀念不斷跟他的生命意義連在一起。

    如果我身體已經身不由己地產生了苦的感受,但沒有那種那一整套苦的信念在後面一直慫恿的話,身心的感受苦一苦就停了,就像小孩子,受了委屈乾嚎兩聲就算了。身為受害者的觀念是讓你不斷受苦的來源。

    所以,《奇蹟課程》就教你一套新觀念,不論你信不信,它只是跟你講,你已經活到現在,你的那一套想法已經用到現在,帶給你的只是苦而不是快樂,那麼,現在何不試試看我教你的另外一套想法。

    《奇蹟課程》一開始會讓人讀得莫名其妙,它跟你講說這個不存在、那個不存在,你所看到的意義都沒有意義,你絕不是因為你認為的那個理由而煩惱,這些話意思是說,你根本不知道,你原本所知道的那一切,根本就不是真的,那一切根本就是空的,所以說你要學另外一套新的。如果我還是繼續堅持我那種看法,我知道什麼對我自己好,我知道我兒子需要什麼,我知道怎麼樣才會讓我丈夫快樂,如果我仍然這麼認為的話,那麼,我永遠學不了新的。

    所以,它從一開始就破我們原本的觀念,第一課就要你練你什麼都不知道,你不只是你什麼都不知道,你連什麼對你好都不知道,我們真的不知道事情的全貌,也不懂得從一個更大、更高遠的角度看事情。到了二十課後,好!我現在要決心重新去看一看,我現在要決心要學習重新看一看。

    你現在去辦公室,你要怎麼看、看什麼呢?老闆在罵你的時候,你要看到「雖然我打字打得很慢,可是我還是神聖完美的」。你要在心裡跟自己講這句話,一開始講不出來,講得都起雞皮疙瘩,可是你不需要去懂這句話的意義,你就去把這句話用出來。當你老闆批評你的時候,你下面有個聲音說「我打字打不好,對!可是我還是有意義、有完美的。」你這麼提醒你自己的時候,你跟老闆的互動就不一樣了。

    你要把今天這個新的想法用在當你兒子不念書、在打電動的時候,知道你看到的不過是你自己那種恐懼作祟的舊有世界觀,你對自己說「我要把世界從我認為的樣子裡解放出來」。

    「這個世界是我自己營造出來的,我對這個孩子的擔心是我自己營造出來的,因為我自己怕他受苦,因為我以前也是擔心自己如果沒有學位會受苦。」

    其實你現在有學位了你還是苦,可是你忘了,你沒有看眼前的情況,只是記得過去的觀念,然後把它硬套在你兒子身上。

    如果你要學新的看法,你會重新思考「這個世界是我自己營造出來的,我怕我兒子打電動玩具會考不取大學,這樣的世界是我自己營造出來的。」你本來會罵十句的,現在罵了三句以後好像就覺得講不下去了,這時你就有進步了。

    所以,奇蹟課程有 365 課,就是這樣一課一課的讓你去經驗這樣帶著你,它不是要求說「哎呀你不要這樣罵」、「你不要這樣看」。不是!它要你每天去把這一課用在今天,然後到了 200 課以後,你看事情,你對人的態度,連你的同事都認為這個人不一樣了。

    觀念是一定要改的,可是觀念在什麼時候改?就是今天你跟某某人的互動當中,你突然想到、看到、想要罵他、馬上想起了一堆你的想法的時候。那個時候你看到的是什麼?你會觀察到兩個層面,一個是你身體在緊張,如果你不講,你的嘴巴很難受;還有一個是你會湧出一堆念頭在後頭推動你,擔心如果你不罵他的話,你就會吃虧或者壓不住他,以後他就會更欺負你……。

    當你一看到這個身體的緊張,你跟這個身體同在,接受這個身體的反應,那個緊張會開始化解,背後的念頭也開始就淡。那這個觀念非常重要。每一天當你回到家裡面,遇到狀況,你的身體開始不由自主的反應,那個剎那你就是可以轉的一個剎那。

    你自己開始轉變的時候,你就知道原來我兒子愛打電動,或是我這個老婆嘮叨,原來他是幫助我看到我自己內在的一個恐懼,內在的擔心,我內在的一些過去的一些情緒。

    以前我們的觀念是認為自己一定要在人間很辛苦的做很多事情,來肯定自己的價值。可是,當你真的用這一套活出來的時候,你會發覺,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為你而來的,來幫你看到你自己以前還沒有化解掉的那個痛,他們是來成就你的。

    當你回到這一剎那,看到了這個痛的時候,這個痛就慢慢化,那個推動你的這種身不由己的那種力量就開始散,那個時候你可以做一個選擇,所謂自由的那個自我的選擇那個能力就出現了。

摘錄自若水「當下奇蹟」座談錄音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問:

    是這樣的,我最近突然發覺我內心時常有一個比較陰暗的念頭,那就是我內心不希望別人成功!不希望別人幸福!不希望別人快樂!

    這是從我和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的相處中發現的,他想要去日本留學,但是我內心深處不希望他成功,我真得希望他失敗!而且我周圍的一些人進行什麼任務,我都希望他們最好出一些紕漏,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做這個選擇,出於什麼目的?

    還有我和我的這個密友近期出了一點小摩擦,學過奇蹟課程我知道我和他之間的特殊的愛是出於能滿足對方的很多需求,而正如 J 兄所預言,衝突深埋在每一個小我關係之中!我和他最近因為沒有滿足對方的一點需求,開始互相投射自己的內疚,互相懲罰!我想知道我要怎樣在這件事情上做好寬恕,請指教!謝謝。

答:
  •  
      2.「你若訓練自己正視自己的念頭,便不難發現,它們所代表的是這樣一團渾沌紛亂,根本談不上是『好』是『壞』。也正因為這樣,它們才不具任何意義。」

      3.「『好』念頭只是那超乎其上的念頭的一些陰影而已,而陰影會模糊人的視線。『壞』念頭則會擋住視線,讓人根本就看不見。兩者均非你所願。」

      4.省察內心時,不要超過一分鐘。因為你還算是生手,仍無法避免陷入胡思亂想之境。
  • 你為什麼會這樣想?這樣見不得人家好,似乎讓你不快樂。我想這其中一定有某些原因吧。例如:誰誰誰曾對你不好,你到現在對他仍有些埋怨;某某某對你非常好,你怕他成功後不再跟你做朋友。

    我覺得你們要溝通一下,互相讓一步,太計較反而破壞了兩人的情感。誰也不願意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既然發生了就勇敢去面對吧。

    每個人都是在追求自己的快樂,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你與朋友的關係並不需要別人來判斷。你會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你希望自己幸福,想由你與朋友的關係中獲得對方的瞭解,這並沒有誰對誰非的問題。

    現在,你意識到了「不希望別人成功...」的這些特徵,想更加瞭解並進行解決,但這些特徵實際上是存在於我們內的,它不是什麼不好的東西,就只是你對自己的一種呼求,你渴望得到理想的這個事實。

    現在,這個渴望得到理想的你,以目前可供覺知的形式與特徵展現在你眼前,因為它象徵了你內心對理想的渴望,你要做的不是把這特徵踢出你的視線,你應做的,只是接受「認為不完美」的自己,僅此而已。

    與你分享奇蹟課程學員手冊第4課部份練習內容,一起共勉:


    以下兩段話與你分享:

    課程結語:「每個幻覺之後,都是實相,都是上主。在幻覺的盡頭,祂的聖愛只是剎那之隔,你為何還躊躇不前,不斷以幻覺取代實相?結局已定,上主親自作保。」

    人生畢業禮(P.89):「當你的小我最囂張的時候,正是你可以輕易地溜出它的掌控,進入自由之境,進入你圓滿本質的最佳時機,如此,你才可能了解你與我『在此』所進行交流的真正意義。」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