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課程》導言說到:這是闡釋奇蹟的課程。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只有投入時間的多少是隨意的。本課程的宗旨並非教你愛的真諦,因為那是無法傳授的。它旨在清除使你感受不到愛的那些障礙;而愛是你與生俱來的稟賦。與愛相對的是恐懼,但無所不容之境是沒有對立的。

 

在【告別娑婆】這本書P26寫到,你的人生是個道道地地的教室,你若不學好你的課程,是不可能經驗到你內在的真相的。

 

多年前接觸【與神對話】這本書,書中第35頁說到:人生不是一所學校!人生不是為了學習功課而來!初次聽到這樣的說法很震撼,因為跟以往自己的經歷與體悟完全相反,書中的神給出的回答是:我們會在這兒,為的是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人生是個"機會",可讓你在經驗上得知你在觀念上已知的東西!而要做到這一點,你並不需要學任何事。我相信這只是視角的問題,是不是學校都對!

【老神再在】這本書第128頁也有提到,獅子不需要向豹學習狩獵技巧,因為牠們活的本來如是,沒有可學的,生活只是享受活著而已,一切只是本能。而人類不斷地向老師學、向自然界學、唯獨不向自己學!所有的一切我們其實都會了,只是我們遺忘了!我們也沒有去選擇宣告我們要會,因此就經歷不到它。綜觀這兩本書的說法(書中的神是同一位),憶起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了!我相信自修奇蹟課程一定能讓我們憶起一切,一切具足完美,當下已是一切!

或許課程早已修完,輪迴早已解脫,宇宙早已泡沫化,只等待相對世界裡的時間緩衝而已!所以要有耐心才行。

 

看到世間好多的無常與痛苦,一定還有另一條路徑才對!懷著這樣的信心接觸到奇蹟課程,突然想起【當下的力量】作者艾克哈特.托勒在【當下的覺醒】這本書第191頁中提到:受苦真的是必要的嗎是,也不是。如果你未曾經歷痛苦,那麼你將不具備身為一個人的深度,不會懂得謙虛,不懂得慈悲。痛苦將小我的硬殼敲破,這時它的目的就達到了。痛苦是必要的,直到你明白了它並非必要為止!而生命之所以苦,也是因為我們遺忘了感恩與怎麼去愛。相信奇蹟課程會喚醒沈睡的我,讓我憶起了"我的本質(靈性)就是愛"。

感謝上主、感謝聖靈、感謝奇蹟課程!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遺忘只是為了幫你記得更清楚!

from《奇蹟課程》正文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剛好跟一位新竹的朋友Audery聊到『好』與『壞』這個話題,稍晚剛好讀到學員練習手冊第25課:我不知道萬物的目的何在。該課第5段說到:學習的關鍵,即在於你甘願放棄自己為萬物設定的種種目的。認清它們本身並無意義,不再作『好』『壞』之分,這是學習成功的唯一途徑。

我們生活在物質世間,從小被社會灌輸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觀念。對於把好壞的價值判斷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更是習以為常。找個好男人、好女人作伴、結婚挑個好日子、生小孩取個好名字、吃飯挑個好餐廳、唸書挑個好學校等等,你我的生活好像不斷地在好與壞之中作選擇。好與壞常因人而異,適不適合也常因時、因地而有不同,其實這一切都無可厚非,只是要在生活中得到自在喜悅,我認為應該要把『好』與『壞』從生活中拿掉,你一樣可以挑你愛去的餐廳,吃你愛吃的食物,過你以往的生活,但是在心境上,你以更接納的態度去生活,保持更大的彈性,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沒有一定要買的名牌衣物,一切是臣服在因緣的安排下過生活,當沒有了非要不可的執取之心後,時時刻刻都是清涼,當下就能自在解脫!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時候我們當下真的不知道,一個事件對我們的影響是好還是壞,因為好與壞常常是一體的,樂極也可能會生悲!所以我們真的看不出任何事物的當下真相(學員練習手冊第九課),因為一切自有安排!當你依照小我的劇本生活,我相信你每天的生活一定是:日日有攻擊,時時有恐懼。而當你把一切交託給聖靈,臣服於當下因緣,我相信你一定會過著: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的美妙時光!

感謝上主、感謝聖靈、感謝奇蹟課程!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真理之路是覺醒之路也是療癒之路!

by阿斌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3 Mon 2011 23:10
  • 感恩

感恩自己有感恩的機會!

by阿斌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接觸易經是早在大學時候的事了,當時深深地被老子的智慧吸引著。《道德經》短短5千多字卻道盡了天地運行、陰陽循環變化、人生處事智慧的道理,其中第40章有一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42章的一段提到:『道生一 , 一生二 ,二生三 , 三生萬物 』。當初似懂非懂的,若從字面解釋:

道生一:一元,一個整體,一個太極圈;如果從科學的角度,可以說是一個宇宙。

一生二:陰陽二極,有正有負,有好有壞,有盛有衰,有起有跌,正所謂「否極泰來,物極必反」。科學家說,我們的銀河系,由宇宙大爆炸而產生,因此太陽銀河系便是天,而地球便是地,所以稱之為天體和地球。

二生三:有天有地,然後孕育有人。「三」的意思,就是人類的智慧、思想及創造能力,中國人統稱為「心」。很多生物比人類早在地球上出現,但它們有身而無「心」,只能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如無「心」,就會停留在「二」的階段。

三生萬物:由於有了這個「心」,於是人們便可以創造事物及為所有在天上及地下之事物命名,有了名字,便等於生了萬物,人類就成為萬物之靈。

『道』為何要生出『一』?,『一』又為何要生出『二』呢?...『有』為何生於『無』呢?這樣的疑惑跟『人類為何會投生於娑婆世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一樣,好似永遠沒有標準正確答案,遍尋書籍經典,問道於智者老師,也依然找不到滿意的答案,直到幾年前接觸《告別娑婆》這本書,書中第4章<人類存在的秘密>,在154頁裡解答了『你來自何處?』,書中的回答讓我深深地認同,這樣的回答也是我認為解釋的最詳盡易懂的版本,雖然我無法證實這說法的正確性,但是我的直覺說:這就是真正的秘密!(建議大家仔細去看該章節)。看完與體會之後,也解開了我多年的疑惑,而老子的說法過於簡單,才讓許多人抓不著頭緒去理解。

最初(宇宙誕生之前)的一切是一體與完美,一切本自具足,一切只是愛。這時一體的某一部份(好似)出現了一個念頭:若我脫離一體(上主),不知道會如何?而因為這『小小瘋狂一念』的出現,讓心靈進入這分裂的幻境世界裡,而奇蹟課程就是要治癒你我的妄念,讓心靈再度覺醒於上主一體完美與平安的天鄉懷抱裡。而課程裡一再重申:分裂不曾發生過!真正的你不曾離開過天堂!你只是作了一場惡夢而已(投生於娑婆世界)。這樣的說明可能會讓許多人不能接受,你那無明的心,恐懼的小我可能會問:上主怎麼會讓我有這小小瘋狂一念?上主為何讓我作惡夢?上主為何把我遺棄,讓我在世間飽受輪迴之苦?藉由奇蹟課程與聖靈,在人生這場夢裡輕輕地喚醒沈睡已久的人類(心靈),當你完成了課程裡的寬恕功課,治癒了潛意識裡的罪咎,你便打破了生死輪迴,不再夢到自己活在一具又一具的身體內,輪迴至此告終!當你惡夢初醒,你將再度了悟,啊.......原來上主一直在我身旁,用祂的愛擁抱著我!

 

感謝上主、感謝聖靈、感謝奇蹟課程!

 

ps.

娑婆世界的形成:心靈的四次分裂 

 

《道德經》第42章的一段有提到:『道生一 , 一生二 ,二生三 , 三生萬物 』後來在重新看<告別娑婆>第4章:人類存在的秘密。裡頭詳盡的說明了娑婆世界形成的原因,心靈在經過四次的分裂之後,完美的一體覺性早已遺忘了!發現了東西方的說法不謀而合,只是老子講得太精簡了,不易讓人完全理解。

 

心靈的第一次分裂(道生一):完美的一體覺性之內,無始無終、一切只是永恆、不變、純淨、沒有匱乏、無所不包的愛,在無限喜悅中推恩至無窮。在自性裡某一層面出現一個念頭:『萬一我能在一體覺性之外自行發展,不知會如何?』但一體覺性不作答覆,因為一答覆便等於賦予那念頭某種真實性了。完美的一體覺性之外若是還有其他狀況,那麼祂的一體性豈稱得上圓滿。而若想要擁有『個別意識』,你必須先『分裂』才行,你需要有另一物與你分別對立,你才可能意識到它的存在。這是心靈分裂之始。

 

心靈的第二次分裂(一生二):第一次分裂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意識』的形成。在一體覺性之內,是沒有『意識』這種東西。而有了意識之後,它就要作出它的第一個抉擇了,此時只有兩種選擇『正念之心』(奇蹟課程裡以聖靈代表)、『妄念之心』(奇蹟課程以小我代表),正念之心即代表憶起了與一體覺性同在的真實家鄉。而妄念之心代表了與一體覺性分裂、追求個體性的選擇。

 

心靈的第三次分裂(二生三):當你選擇了『小我』之後,這一層面就成為你的新存在狀態了,舊的存在狀態就被你遺忘了。自從你選擇了『小我』,第三層分裂便開始了。因為你自願聆聽小我之故,你的生命真相也從此被排擠到覺識之外,聖靈成了殘存的記憶。但你可能遺忘真理,但真理並未消失,只是藏在你的心底而已。

 

心靈的第四次分裂(三生萬物):自從你活成一個分立的個體之後,一體覺性已經像是你的身外之物了,你的所有經驗也都證實你確實與一體覺性分開了,認同了小我之後,你認定自己犯了滔天大罪,而犯了罪的人,必有罪惡感,內疚的人也會下意識的索求懲罰。在天譴的陰影下,你認定未來的命運會比死亡還慘,這勢必引發極深的恐懼,於是你一直在逃,彷彿已經竄逃了千百萬劫了。代表恐懼信念的小我一直在灌輸你一個觀念:上主正在追殺你,你必須趕緊逃到一個安全的處所去,於是你只好跟小我聯手,運用心靈不可思議的力量營造幻境,利用投射的方式,把分裂之念逐出心外,這一剎那就是所謂開天闢地的『大爆炸』,娑婆世界也於焉誕生,而自己也化身為一位觀者,不再是一個靈性的創造者了。

 

看完<告別娑婆>第四章:人類存在的秘密之後,發現真的沒有一個靈修學派能解釋得如此清楚。當然信不信由你,信與不信也都不會很重要,重要的是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看完這本書嗎?或許它會改變你的一生喔!

感謝所有促成<告別娑婆>出版流通的所有人!!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閱讀奇蹟課程正文第五章,第肆節<教導與療癒>,第5小段裡面看到『分享觀念即是強化觀念』,我想到在各個領域、宗教、學派裡面的有心人,當你在該學說裡面浸營一段時間,並且深受益處,一定會進而想去推薦與分享,這本是人之常情,但有時過度說明這個法門有多優,你一定要來修修看、試試看,如此的作法也常常會造成人的反感與抗拒,反而更沒機會讓人去一探究竟。

之前看到『與神對話』這本書,書中的很多觀念也深深地影響著我,例如:你想要什麼,先給出去!你教你必須學的!這兩句話充分說明了分享的重要性,分享的同時也是再一次地學習,更加深了你之前所學的印象,所以『教』與『學』是同一件事。

多年前我也寫下了一篇<我的心經>

相對情境場的輪迴  生命因果中的體驗

創造出當下的讚嘆與完美

分享即擁有 ,寬恕即療癒 ,自由即喜悅 ,

感謝過去,意圖未來,享受現在

緣起 ,自然而然 ,順心而為

緣滅 ,接受一切 ,無須評斷

你終將知曉 ,我們都是一體之下的光與愛

並且永恆的存在!

 

寫筆記是一種分享,也是一種擁有,奇蹟課程的觀念或許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但若沒有許多奇蹟志工的發願去交流與分享,可能很多早已等待接受此一寬恕理念的人,還是只能等待!再次感謝讓奇蹟課程能流傳於世的許多有心人!

希望在我的圓滿人生九字真言『愛、祝福、感恩、分享、寬恕』裡面,大家來好好地『分享』一下,分享你所擁有的一切,並體悟這兩個字所能帶來的圓滿與喜悅!

感謝上主、感謝聖靈、感謝奇蹟課程!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現在沒吃素!許多人吃素有不同的理由,可能是因為宗教、環保、還願、健康等等因素,我的大學同學也吃全素、過午不食、一心向佛。做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必須知道佛家的三無漏學:戒、定、慧。「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息滅貪瞋癡(三毒)」,其中戒諦裡面最基本可以從吃素開始。佛教已經賦予『吃素』很多意義了,已經成為一種信念或習氣了!

自己對於要不要吃素也曾經疑惑過,在各類書籍裡面尋找解答,接觸奇蹟課程後,看到若水的著作,奇蹟課程導讀系列3<從佛陀到耶穌>第12篇:奇蹟課程對吃素的看法。自己很認同若水看法。因為奇蹟課程的唯『心』原則,所以對吃不吃素沒有給予規範,因為課程是直指心性,不對幻境世間的虛幻事物給予評價。修練課程是為了心靈的平安,若吃素能讓你心安,若不吃素也能讓你心安,就不需在吃素的課題上,投注太多的注意力!早期佛教徒沿街托缽,沒有吃素這一回事,一樣成就許多大弟子。吃素與原始的佛教教義並沒有太大的關聯。當你吃一顆青菜而農夫卻要殺死不少菜蟲,那所造的業又要跟誰算呢?

你在世間吃什麼,跟你的救恩沒有任何關係。你是否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食用你的每一餐,你是否感謝天地孕育一切食物給眾生享用,你可以作你的選擇,但請不要替別人作選擇,甚至於批判別人的選擇,當你為別人不吃素而起煩惱時,那才是你該真正面對的問題。

分享奇蹟課程中的幾句話:天堂之外沒有生命可言。上主在何處創造了生命,生命就在那裡。天堂之外的任何生命都是幻相!

也感謝若水的好書!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學員練習手冊第16課:我的念頭沒有一個是中性的。第17課:我所看到的一切,沒有一個是中性的。這說明了我的世界是我每天的起心動念塑造而成的。近幾年吸引力法則的書籍出版不少,也說明了思想意念的無限創造力。我們所有的念頭都會在世間產成結果,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有的念頭會馬上產生效果,有一些則需要一點時間與空間去醞釀。而實際上思想及其結果是同步的,因為因與果一向是不分的。

易經(繫辭)有言: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念頭只要一動,事態的走向就會有變化產生,因此產生不同的結果。因為念頭不是中性的,所以世間所看到一切的事物都不是中性的。雖然事情的好壞吉凶的價值判斷是因人而異,但絕不會是中性的,就像塞翁失馬的故事也說明了一件事情的演變,不斷地在好與壞之間變化著!

你我生活在一個因與果的世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已是大家耳熟能詳,但因為你我的心靈意識還在昏沈,缺乏鍛鍊,妄念也遮蔽了眼睛,所以我們無法真正地看見。藉由學員練習手冊第20課:我決心看見!發出你的決心與願心,嘗試以不同的眼光去看事情,稟持著信任與臣服修練奇蹟課程,幸福、平安與救恩一定指日可待!

感謝上主、感謝聖靈、感謝奇蹟課程!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5493_調整大小 .JPG  

那一年.....我們一起騎機車環島,追著風、擁抱著山、望著海、揮灑青春的汗水,青春無悔,只因走過........,那一年....我戀上花東!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