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幾年造訪各地的咖啡館,有機會總是會請教老闆,怎麼煮一杯『好喝的咖啡』給顧客?得到的結論大致是:1.生豆的品質(種植)2.處理方式(日晒、水洗、蜜處理) 3.烘焙的深淺 4.煮的人(器材使用與溫度控制) 5.喝的顧客(決定好不好喝)。
每個環節缺一不可,尤其以生豆的品質佔80%最重要,其餘處理、烘焙與煮的人各佔5~10%。這樣的評斷或許因人而異。師傅的經驗多寡也常常影響著一杯咖啡風味的呈現,好的師傅常能注意到一些別人不會去注意到細節,同一批豆子,在不同的時間煮,也需要去做一點微調,所以好的師傅就是要去掌握每一次煮的穩定度,讓風味呈現出最佳的狀況!
客人當天的心情、身體狀態也常常左右著這一杯咖啡的口感,有時候能喝到讓你發出『會心一笑』的咖啡,常常是可遇不可求!
『好』的咖啡,有其客觀的標準。
『好喝』的咖啡,卻是主觀的評斷。
你能放下任何期待的喝你眼前的這一杯咖啡嗎?品嚐的當下,也沒有追悔過去,恐懼未來的念頭。喝茶有茶道,同樣的咖啡『道』也是一樣,品嚐的每一口咖啡都是天地無私能量的匯集,也是許多人奉獻時間精神完成的,而每一個當下也都是表達感謝的時刻,謝天謝地也謝人。
在咖啡館裡瀰漫著咖啡香氣,也聯繫著彼此的心,從一顆咖啡豆到咖啡杯裡的旅程,人們喝的是咖啡,體會的卻是人生深刻的哲理。若無閒事掛心頭,就讓我們相約喝一杯咖啡吧!
阿斌
#喝咖啡
#體會人生
#當下的修練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