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真理之路】by阿斌

 

你是否思考過"人生所為何來"這個問題,悠哉的童年以及升學壓力中度過的國中不曾思考過這問題,直到高二那一年,爺爺往生,這是有記憶以來第一次面對親人的死別,看著爺爺冰冷的遺體運回家裡,內心頓時浮現一個人生大哉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但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我後面還有大學聯考等著我,所以這個疑惑只能暫且擱下,但是心中不時會思考著,生命到底有其特別的目的嗎?
 
大學前三年忙著玩,忙著課業,倒也悠哉快活,直到大四課業負擔變少,多餘的時間都在看一些閒書,舉凡吳若權、吳淡如、戴晨志的書都是在那個時期接觸的,也開始接觸一些佛法、易經、禪學的書,雖然都是白話的講述方式,但同時也開啟了我接觸古人智慧的一扇門。
 
畢業後去外島當兵,看書的時間其實也不少,陸續看了不少書籍,在浩瀚的書海裡,越覺得自己的所知有限,收假前總會去逛書店買書,希望出操上課之餘,也能藉由閱讀而擁有充足的精神食糧。我想我的閱讀習慣就是在那個時期養成的,只花少數的金錢,就可能換得別人一生豐富且深刻的經驗,真的是書超所值!

入社會之後,在機緣下接觸到命理這個領域,開始好奇"命運"真的可以被算嗎?人生是宿命論還是非宿命論呢?之後花了一些錢去不同地方算命,算過紫微斗數、八字、卜卦、姓名學、摸骨等等,時而覺得神準無比,但有時覺得不準,自己也去找書來看,也和學過的人請益,到底什麼因素在影響命運呢?有人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讀書五積陰德,好像也說得很有道理。
 
在某次因緣具足之下,認識了洪老師,展開了我學習紫微斗數的歷程,過程裡讓我一窺古人智慧的堂奧,沈浸在12宮命盤的千變萬化裡,而老師也開宗明義地說:學命理可以開智慧。

當妳能知命掌運時,痛苦、煩惱、恐懼、罣礙也將比較不容易影響你的生活,進而讓你的生活更自在與快樂。同時也在老師這裡接觸到一些陽宅、陰宅風水的概念,老師強調一切回歸天然與自然是大方向,同時也認識了天然水晶強大的磁場與能量,更認識了人體的12條經絡,經絡裡面有"氣"在運行,而天地之間也充滿了"氣",氣是什麼?氣是一種振動,一種能量,而能量又是另一門很大的學問了。

在一個機緣下和同學去天母時報會館上一個八堂的短期課程,
主題:易經。講師:劉君祖老師.
經過課程的講解讓我對易經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而學生裡面也是現在的台大校長李嗣涔也成為我的同學,之後也陸續看了李嗣涔教授寫的兩本書<難以置信>一,二集,收獲啟發也很多.
書中由手指識字的過程中.讓我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很多你我未知的神祕信息場.
 
猶記得劉老師課後留下了三句話作為課程的結語:
 
一至誠如神
二敬慎不敗.
三唯變所適

 

無常的人生中,沒有不變的事情,唯一不變的是每一樣事情都會變!
『易』這個字是日與月組成的,代表日月不斷地交替變化著,而人類生活於天地之間,到底是要以不變應萬變還是要不斷地創新變化,著實考驗著你我的智慧。
每天打開電視新聞節目,你所看到的其實就是"無常"這兩個字,每天面對無常的人事物,要悠遊自在地過日子,好像很難,有人想藉由宗教的力量,開悟成道、解脫輪迴,並且嚮往著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人生就像一場夢,你又何必太傷心
前世劇本今世忙,喜劇悲劇輪流上
悲歡離合皆無常,有人出生有人往
紫金宮殿仍輝煌,歷代君王在何方!
 
妳我都聽過一些說法:人生是苦海,有求皆苦,對任何事情都不要執著。
這是一種信念還是人生的實相呢?而你我所看到的或是體驗過的,好像就是如此,按照佛教的說法,業不重,不生娑婆。你認同嗎?那時候的我疑惑著。而佛教所說的業障、因果與輪迴,便是當時的我想更深入去瞭解的課題。

很適合大家來參一參喔!


講業障、因果與輪迴的書籍很多,在我大二的時候,我第一本接觸的書籍是<前世今生>,作者是布萊恩‧魏斯,這本書開啟了我三世因果的概念,該書作者陸續也出版了幾本深入輪迴主題的著作,也都頗受好評。

幾年後台灣出現了一位女性通靈人,伶姬,她的第一本有關因果的著作<如來的小百合>,我看完之後也推薦了許多人去看,伶姬藉由每一次的座談會,每一個因果故事,幫助問因果的當事人解開心結,放下掛礙。而她後面的著作也都是集結每一個當事人的案例編纂而成的,並且書名都是以不同的花所命名的,書中所要傳達的主要訊息有:原諒別人又不阻礙別人的成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讀<心經>,也看了一些心經白話譯文,但還是似懂非懂,經文裡面出現許多"空"字,後來瞭解到,空不是沒有,而是"真空妙有",哈哈,你懂嗎?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其實就是在講"質能互換",E=MC平方。我相信宗教與科學總有一天會有交集的!

這個期間也陸續讀了東、西方的一些著作,主要的有方智出版社所出版的<新時代系列>、<許添盛>醫師所寫的一系列書,而他所推崇的<賽斯心法>真的很優喔、還有<奧修>系列、<克里希那穆提>系列、<與神對話>系列等等,其中有不少書籍都是一些不具肉體的高靈,藉由靈啟的方式,由世間的代言人所書寫而留下的靈性訊息,其中歐林、克里昂、伊曼紐、賽斯等高靈的訊息對我也產生不小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與神對話>系列也是藉由靈啟的方式而完成的,這幾年我也陸續重讀了三遍,真正體會到好書不厭百回讀的意境,也推薦很多朋友看,書中的神不是傳統宗教所描述的神,而是一個只有愛卻不批判的神,與神對話1,曾經留下這樣的一段話,
 
『一位真正的大師,並非擁有最多學生的人,而是創造出最多大師的人。
一位真正的老師,並非是最有知識的人,而是令最多人擁有知識的人。
一位真正的神,並非擁有最多僕役的人,卻是為最多人服務, 並且使得所有其他人都成為神的那一位!』
 
書中還有好多詞句曾經深深地觸動我的心並且影響著我,你想認識這樣的神嗎?

 

2004年8月我在奇摩交友寫下第一篇日記以來,因緣際會地認識了很多朋友,當自己能分享一點點生活心得或是推薦一本好書,使朋友覺得受益匪淺其實自己也很高興,這讓我想起了<與神對話1>裡面的一段話~
 
成為每個進入你生活的人的禮物,
成為每個你進入其生活的人的禮物,
如果你不能成為禮物,
就不要進入那個人的生活中,
當有人意外的進入妳的生活中,
要找尋那人來此所要接受的禮物!
 
我深深地覺得,當你的起心動念都是以利益眾生為出發點時,
我相信這個地球絕對不是現在這樣的景象。
佈施就是目的,而沒有絲毫的特殊欲求,或許不容易做到,但我相信這樣的境界是可以經由修練而到達的。
 
在奇摩交友的過程裡,自己也有很多收穫與成長,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網友推薦我一本好書<告別娑婆>,而其實之前我去逛誠品時就已經在架上看過這本書了,因為書名還蠻吸引我的,就隨手拿下來翻翻,但覺得沒什麼特別,隨即就把書放回去了。另一次逛書店時,再一次把它拿下來看,也同樣又放回去沒買。

經由這位網友的推薦,在某次去書店仔細地把<告別娑婆>看了,發現書裡面的訊息,真的很不一樣,內容是作者葛瑞與兩位高靈阿頓與白莎與的對話,買回家先看了一遍,有些部份似懂非懂,但有些部分真的讓我茅塞頓開,深受啟發。
 
講述"生命的秘密"那一篇,是至今讓我最信服的說法,人類為何會存在於娑婆世界,一直是很多人一個無解的疑問,但是書裡面的說法讓我深深折服,雖然我尚無法應證這樣的說法是真的,但絲毫不影響我對此書能流傳的感激!
其間我一樣地推薦很多人看這本書,也曾買來送人,或是借人,還認識一位大哥把此書列為他在大學的讀書會課本,讓大學生閱讀,啟發他們的思維。
 
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呢?簡單兩個字就是『寬恕』!
書中很多詞彙都是一些基督教裡面的用詞,初接觸以為是一本講基督教的書籍,但越看越覺得,這本書是超越宗教的,也讓我聯想到兩句話,好書自己會找讀者,真理自己會說話!
經歷這些過程,這本書最後還是跑到了我的手中,也影響了我周遭的一些朋友,更應證了書中所說的:施與受是一體的!

 

<告別娑婆>熱賣之後隔了幾年,阿頓與白莎回來了,與葛瑞繼續對話,整理對話內容之後,接著出版了<斷輪迴>,而這兩本書的內容主要是闡述<奇蹟課程>裡面"真寬恕"的精神,<奇蹟課程>其實是一本書,也是一套自修的課程,但因為<奇蹟課程>不易閱讀,而<告別娑婆>好似<奇蹟課程>的導讀,藉由書中對話的方式把生活上會遇到的疑難雜症,經由真寬恕這套心法的實際運用,很多疑惑、怨恨、煩惱等等,在知見的轉變下,你所認定的問題常常能自然而然的解決!
 
<告別娑婆>約500頁,自己也看了三遍,而目前也正在自修<奇蹟課程>!越來越能體悟金剛經所說的意境: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在人生夢境裡,雖然知道一切都是假、都是幻,連<奇蹟課程>亦是假,因為文字不代表真理,但文字卻能引領你領悟真理,帶領我們出離夢境,或許期待奇蹟發生、明心見性、開悟成道,夢境中好好地享受這過程吧,有朝一日,你夢醒了,我相信你會感謝這個夢,感謝你依然是完美無罪的你!
 

真理是什麼?有一本書<白寶書>寫到,並沒有真理。沒有真理的意思是一切都是真理。
真理只是個人對真理是什麼的看法。而最偉大的真理是無限的自由,允許你體驗任何你想要的真理!
在世間,真理常常是因人而異的,你現在的真理是什麼?
我想這一條真理之路,或許沒有盡頭,永無止盡。
 
深夜聽著凱文柯恩剛發行的第八張鋼琴演奏CD"幸福藍天",
我思索著,現在的我幸福嗎?
而我有多久沒有好好地注視藍天了?
隨著鋼琴流瀉而出的悠揚樂音,或許真理是什麼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感謝生命旅途中聽到、看到、體驗到的種種,一句話,一篇文章,一本書,一個聚會閒聊都曾啟發過我,一首樂曲、一張照片、一場電影、一趟旅遊也帶給我美好的生命饗宴,一杯咖啡、一杯酒、一杯白開水更讓我紛亂的思緒得以沈澱,我的親人、同學、、朋友、同事、客戶,因為有你們的陪伴,我的旅程增添了許多歡笑,我在尋找真理的路上,發現了真理就在你我的身邊,甚至於它就在你我的心裡面,至此我將不再追尋真理,只願真理能如實地流露,分享他人!
(終)

阿斌~2013前夕的分享~

 

W020120907624720930245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雖然是公車司機,卻能將歡樂與愛帶給乘客!值得大家學習!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3679  

 

因緣際會在<台北.咖啡時光>這本書裡看到新北市三芝鄉的一間咖啡館『對味生活』,因緣巧合地在某個假日造訪了對味生活,樸實的老房子內有著幽雅溫暖的裝潢,咖啡飄香讓來此造訪的旅人獲得身心的歇息與充電,老闆娘親手烘焙的麵包也讓飢腸轆轆的胃有大快朵頤的機會。

 

不止一次在偏僻的鄉間角落,發現一間又一間的特色咖啡館與餐廳,而每一次與主人的短暫對談之後,發現他們眼中淡定又充滿熱誠的神情,也佩服他們選擇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的勇氣。

 

 

有時候想一想,人生所為何來?我在三芝對味生活老闆的手沖咖啡裡找到了答案,誠如該書中寫的:『為何店址選在三芝?』老闆很精準的說:『如此才可以過生活!』

 

許多人都夢想擁有一間咖啡館?但仔細想想是因為喜歡咖啡,還是喜歡咖啡館裡的氛圍呢?被生活追著跑的人,是否也應該常常回到內心的某個角落與自己對話,重燃生命的熱情與初衷!

 

 

人生這一段旅程,我在尋找對味的感覺,我在三芝找到了我的對味生活!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吳寶春: 「冠軍只是當下,學習才是永遠。」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8199_184158101000_2  


喝咖啡..真的有點像品味人生的不同境界。
需要加糖和牛奶的境界,好比人的童年。 巧克力,蛋糕,冰淇淋是此時的最愛。濃烈、甜膩的口感, 就像生活中散發著熱烈、鮮艷的色彩。
在這個年齡,是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更不屑於去品味甜之外的滋味。
他們舌頭上的味蕾,只鐘情於甜美的食品,任何引起他們反感的東西,都被拒之口腔之外。

這是人的一生中,零食勝於主食,甜點超過正餐的年齡。
這個年齡的孩子喝咖啡,喝的是咖啡裡的糖和牛奶。
那苦味他們是不要的,就用糖和牛奶把它蓋住好了。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還沒準備好去迎接生活的苦澀。
反正前面還有長長的路要走,讓將來去承擔它應有的痛苦吧。
這是喝咖啡的最低境界,滿足口舌之欲。

沒有糖的參與,咖啡特有的香味便凸顯出來。
少了不著邊際的夢想,多了對生命本質的思考,這便是中年人的世界。
牛奶沖淡了一些苦澀,就像有了些閱歷的中年人,
他們已經見識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卻還保留著對美好人性的嚮往。
對人對事不那麼偏激了,該忍則忍,該讓則讓,知道生活不是窗外的藍天,
而是畫家筆下的調色板,有紅橙黃綠,也有炭黑和土灰。
這便是淡咖啡帶來的感覺,不甜,卻香氣四溢。
這是喝咖啡的第二境界。

原汁原味的黑咖啡,是老年人的生活。
不需要糖和牛奶的緩沖,他們要的就是裸露的,
真實的,苦澀的,香味濃烈的咖啡,這樣的咖啡才夠勁道。
他們的味蕾變得遲鈍了,只有黑咖啡奇特的苦味才能喚醒。

這個時候,他們不再對粉飾太平的表面文章感興趣,只對生活的本質還原。
在他們那裡,所有的矯情,客套,奉承,都被歲月過濾掉了,沉澱出的是誠信,友誼,真情,這些可以終身相伴的情感。
到了這個年齡,調色板上早都分不清鵝黃還是淡紫,重重疊疊,看到的唯有包含了各種顏色的黑。

幾十年的酸甜苦辣混雜在一起,早都分不清哪些是甜蜜,哪些是辛酸,嘗在嘴裡的只有那包含了各種滋味的苦。甜的感覺容易消失,苦的滋味卻醇厚而持久。這種苦,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老年人,才能承受得了。
因為他們知道,苦到了極至,便是甘甜的所在。
這才是喝咖啡的最高境界。

人的一生,說長也不長,不過就是喝三杯咖啡的功夫;
人的一生,說簡單也簡單,就是把這三杯咖啡喝完了,
結局..是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圖文轉載網路)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2012即將結束,回想起2011年底自己一面讀奇蹟課程正文,一面寫下了閱讀心得,共累計54篇心得之後也剛好把正文唸完一遍,之後將心得放在部落格與臉書跟網友分享,其間也有臉書朋友示慧姐、定軒兄邀請至臉書社團(五次元-宇宙之愛)與(量子科學占星研習團)po文,我也非常樂意去分享,因為自己從奇蹟課程裡面獲得的啟發,也很希望有緣人跟我一樣,在聖靈的引領下,找到心靈的平安。

自從2005年<告別娑婆>出版,自己被該書中的『寬恕是最好的治療師』這一句話震撼以來,也在3遍的閱讀中獲得許多體悟,後來再接觸到<斷輪迴>、若水女士的幾本著作、國外奇蹟教師的著作(愛的奇蹟課程、活出奇蹟),以及奇蹟課程中文網站上的問答與文章等等,都將奇蹟課程的真寬恕理念用生活的實例表達得更讓人易懂與完整,其間也認識住台中的皓傑兄,他也分享我許多受用的訊息與錄音檔,與大家的互動與分享只有無限的感恩可以表達!

 

展望2013,我的奇蹟心得分享要暫告一段落,誠如學員練習手冊的<跋>裡面說到:『這個課程只是一個起步,而非結束。你的神聖道友會與你同行,你不會落單的。』

接觸奇蹟課程6年以來,深刻地體悟到,唯有將奇蹟課程的『真寬恕』理念在生活中應用出來,才能找到失落已久的平安喜樂!

 

最後分享<學員練習手冊>第189課裡的一段話:

你只須這樣做,靜下心來,放下所有你對自己以及上主真相的看法,放下你後天學來的一切世界觀,放下你所執著的種種自我形象。放空心中所有的念頭,不論它是真是假,是好是壞,不論它是你珍愛的想法或是羞於啟齒的觀念。全都放下吧!不要執著你過去學來的任何想法,或任何經歷帶給你的信念。忘掉這個課程,雙手空空地來到上主的面前。(W-189.7:1-5)

 

再次感謝一切!祝福一切!

 

1333950091-1035964156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論到何處都散播愛,讓每個來到你面前的人,離去時都變得更好、更幸福。讓自己成為上主慈愛活生生的化身,讓自己的表情、眼神、笑容和溫馨的問候,都成為上主慈愛的展現。

 ---德蕾莎修女

 

這也讓我想到《與神對話》裡面的一段話:

成為每個進入你生活的人的禮物,
成為每個你進入其生活的人的禮物,
如果你不能成為禮物,
就不要進入那個人的生活中,
當有人意外的進入妳的生活中,
要找尋那人來此所要接受的禮物。

而佛家也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修練『我們都是一體的』,是你我在地球上的課題之一,這樣的一體意識,也能化解小我的無明煩惱痛苦,讓快樂喜悅自然地彰顯。

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也希望自己能做到!

 

20070826114301623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在《斷輪迴》P38裡面講過,『觀照』不代表『寬恕』。

在奇蹟課程裡面有談到『真寬恕』的七字訣『觀看、等待、不批判』,其實寬恕是包含觀照的。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寬恕是寧靜的,默默地一無所作。它既不會干犯實相,也不設法把它扭曲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它只是觀看、等待、不批判。

 

奇蹟課程(W-P2.1.4)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擇罪咎,娑婆起

選擇寬恕,娑婆滅!

 

---肯尼斯.霍布尼克

 

2wLMO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