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最好的靈修指導。
靈性在生活裡,不在書本裡,也不在課堂裡,更不在廟堂之上。

<老神再在3>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2330  

 

在<奇蹟課程教師指南>有提到:

心理治療的過程可以簡單地界定為寬恕的過程,因為沒有一種療癒離得開寬恕的!

 

那麼,誰是心理治療師,誰又是病患?究竟來講,每個人同時扮演了這兩種角色。凡是自身有待療癒的人都必須療癒別人。醫生,治癒你自己吧!此外,還有誰能療癒?還有誰需要治療?每位病患都給了治療師一個自我療癒的機會。於是,病患成了他的治療師。每位治療師也必須由眼前的病患學習療癒之道。於是,治療師反而成了他病患的病患。

唯有愛與合一療癒得了疾病與分裂!

我想,靈性是完美無缺的,若是它想藉由肉體疾病的產生,一定是『something wrong!』

 

奇蹟課程正文第八章,第七、八節講到了<身體>這個主題,根據聖靈的詮釋,身體只是一種交流工具,身體的本身是毫無價值的。在學員練習手冊第199課也說到:我不是一具身體,我是自由的。小我依賴身體來分裂與攻擊,而聖靈則藉身體與人相通與交流!

當身體的疾病令你痛苦時,你是否曾想過疾病的真正起因呢?各種疾病,甚至死亡,其實都是害怕覺醒的具體信號。而任何療癒說穿了,就是以愛取代恐懼的過程。聖靈是終極的答覆,每當小我誘使你生病之際,不要祈求聖靈治療你的身體,否則,表示你已接受了小我的信念,認為身體才是有待療癒的對象。你應祈求聖靈傳授給你有關身體的正確知見,因為只有知見才有扭曲的可能。也只有知見能夠生病,因為只有知見會犯錯。所以疾病不是身體的問題,而是心靈的問題,也是心靈分裂的徵兆。

 

<靈性覺醒>這本書P27講到,什麼是治療的本質?在一個人『變好』的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實上,在此過程中,這個人重新與自己內在的光、與自己的大我連接了。這種連結在自我的所有層面都產生了治療效果---無論是情緒、身體、還是心智層面。

 

伶姬的系列書籍裡面的許多因果故事,也有關於疾病的因果案例,這輩子患有唐氏症小孩可能是因為上輩子的恩怨未了,為了討債,所以這輩子一出生就帶著遺傳疾病來投胎,讓上輩子欠他的人也就是這輩子他的父母,要來照顧他一輩子。因為心結未解,因為不願寬恕對方,以致於要用一生的殘疾再來跟虧欠他的人糾纏下去。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這故事也說明了,"寬恕"不失為解心結的一帖良藥,也跟奇蹟課程的寬恕理念不謀而合!

 

推廣賽斯心法的許添盛醫師,在其著作<用心醫病>裡面也說明了,所有的疾病其實都是心靈所造成的。俗諺亦有云:『上醫醫未病,中醫醫將病,下醫醫既病』、『上醫醫心,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在在都說明了"心"才是主人!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己永遠都是自己最好的醫師。

 

《奇蹟課程》正文第28章,第2節:更偉大的結合講到,聖靈同時臨在你們兩人心中,祂渾然一體,因為祂的一體性裡沒有任何間隙。你們形體上的間隙其實無足輕重,凡結合在祂內的永遠都是一個生命。只要有人為另一人接受彼此的一體關係,那人就不會生病了。失去了見證或肇因,他的疾病之願與分裂之念便無以為繼。只要有一位弟兄願意與他結合,疾病與分裂的見證與肇因便會知趣而退。既然他只是在作一個與弟兄分裂的夢,那位弟兄若不附和他的夢,他們中間便會出現一個空位,如此,天父方能前來,與聖靈所結合的聖子合為一體。

 

我相信只有從『心』著手,以《奇蹟課程》的真寬恕心法出發,覺醒與療癒就在當下。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常去中學演講,每次演講完,學生都會有許多的問題,我總是答不完。有一次,我到高中演講,看著禮堂內兩千多張稚嫩的臉龐及高舉的手,突然浮現了一個想法,我宣布了一隻手機號碼,跟學生說:「如果你舉手沒有被點到,歡迎你把問題用簡訊傳到這個號碼來。」不到一分鐘,手機已經嗶嗶嗶響了起來,我一邊回答提問,一邊瞄手機螢幕,數以百計的簡訊,在幾分鐘內湧了進來。這些看不到盡頭的問題,是坐在我眼前陽光、活潑的學生,剝開一層一層心思後,對人生的困惑與挫折。這兩年,常常有爸媽會在我的臉書上說他孩子遇到的困難,他們都會說:「我孩子從小看你的書,同樣的話你跟他講,一定會有用。」

 

有幾個孩子的狀況看起來滿迫切,我就會約他們聊一聊。這些提問和困難多半與「人生的選擇」有關,我想起一個橫跨二十八年、關於生命選擇的故事。有一次,我收到一個母親的信,她的孩子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優秀,看了我的幾部長篇小說後,不但成績一落千丈,情緒也愈來愈不穩定,他希望我跟孩子談談。碰面那天,母親一見到我立刻遞上熱騰騰的咖啡,對我深深鞠躬。她把孩子交給我要離開前,我感受到她內心「我拿小孩不知道該怎麼辦好」的無助,突然她伸出手來,握著我的手:「小孩就拜託你了。」那隻拿過咖啡的手,是溫熱的,有種很特別的溫度。那個孩子看了《危險心靈》後,對教育有很多意見,很挫折,他崇拜小說中用自殺結束生命,表達對教育抗議的沈韋,他想用沈韋的方式表達青春期的不滿。我跟孩子說:「如果你還不能改變這個社會,不能幫學校做什麼事,那請你先幫你自己做一點事。

 

你要好好長大,用能讓自己快樂的方式好好長大,讓自己變成一個幸福、有能量的人,有一天,才能用同樣的方式,扭轉世界的自私、墮落與黑暗,才能夠對你自己、對你的社會、對你的國家有真正的貢獻。」那個孩子後來還不錯,穩定下來,也考了個不錯的大學,寫信謝謝我,我收到信很開心。

 

孩子離開了,長大了,但母親手上的溫度一直留著,這雙溫暖緊握的手,讓我想起二十八年前冬天,那隻冰冷鬆開的手。那一年,我在醫院擔任實習醫生,某天在醫院急診室值班時,有個心肌梗塞的病人被送進來,我和家屬及醫院義工在甬道間推著病床走著,躺在床上的病人握著我的手說:「大夫我不要死、求求你一定要救我,大夫我不要死。」我隱約感覺他存活機率不高,但卻安慰他:「你不會死,我們會救你,你不會死。」送到加護病房沒多久,他過世了,他緊抓著我的手,漸漸變冰冷,然後就鬆開了。這件事的震撼不全然是面對死亡。而是有人對我充滿信任、提出請求時,我無能為力。4、5百個瀕死的人告訴我一個真理一直到那孩子母親的那隻手,從冷到熱之間,我好像覺得,當作家這件事是值得的,儘管不是所有問題都有答案,不是所有承諾都能夠實現,但是在「作家」這個角色上,我更有機會去關心、去努力、去改變世界。我的人生當了十幾年醫生,一直到三十七歲才勇敢聽從內心的召喚,棄醫從文。每一次演講總有人問:「你怎麼知道自己選擇是對的?」「你後悔過嗎?」

 

從醫生到作家,從來不是二擇一這樣單純的選擇題,但我非常幸運,在很年輕的時候,在癌末病人身上,看見人生真正重要的價值。我當主治醫生時大約三十歲,被派去做癌末病人的疼痛照顧。連續五年的時間,病人一個個過世,他們過世前,我跟他們聊天,我發現,我們每天最忙著追求的,包括財富、名氣、地位等,到了人生最後階段,沒有人在乎,我送走四、五百個病人,沒有人跟我說他要更多錢、更多的地位、更高的官階。他們在乎的是關係,跟父母、跟孩子、跟配偶、跟親人的關係;或是他們在意關係不圓滿,他覺得對不起別人、想跟某人道歉。他們也在乎,人生走一遭留下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所有生命走到末期的人都關心這些事情。當四、五百個瀕死的人都跟你講一樣的話,你就會理解,這是真理。

 

我開始想,假如我真的死了,這樣的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讀書、考執照,為了所謂的前途和錢途,累積付出我所有的時間……這樣一個看似漂亮的人生,我真的沒有遺憾嗎?等到我三十七歲,面臨抉擇,這些病人給我很堅定的價值:總有一天我也會走到人生盡頭,回顧這一生時,我怎麼去看待我的人生?這個力量幫助我,在我做選擇的時候應該要聽從內心的召喚,於是我辭掉醫生當作家。選擇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年過半百,我益發覺得,困難是禮物,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做的選擇,才決定了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就是說,平常在喝咖啡、在聊天、舒服的躺在床上時,都不會決定你是怎樣的人,當好不容易你的人生混了這麼久了,終於達到一個關鍵時刻,壓力很大、非常兩難,那個時候,你做了什麼決定就會證明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會壯烈成仁、為國犧牲,或者變成漢奸,就在這一刻的抉擇。所以現在我面對困難抉擇都非常珍惜,因為正在決定我是個怎樣的人。

 

轉載網路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8355  

走吧,去旅行!旅行常常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最佳途徑,它是感官的旅程,也是心靈的旅程。旅行有很多種方式,旅行對每個人也有不同的意義。但所有的外在之旅其實都是內在之旅!

在<與人對話2 . 唯一重要的事>有一段話寫到:

『總體你(指身、心、靈)既是旅行的人,也是旅行的目標。它的一部份在旅行,但也有一部份已在目的地。這趟旅行的目的是讓『總體你』能夠體驗你靈魂所知道的你。

靈魂在宏觀層次做的事,身體與心智也在微觀層次進行。這旅程都是一樣的。
在這旅途上,嚴格來說,你的靈魂並非直接引領你到目的地,而是在目的地呼喚你。』

每個人來到世間,其實都是在作一場"心靈之旅",我們都是心靈的旅者,這一場旅行永無止境,旅途中,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只有分享愛的喜悅,與認識自己偉大的靈性力量,人生這一趟旅程早已經規劃完畢,並且早已安然返家,妳準備好出發了嗎?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構成你的過去的,是你對各個事件的心理反應,而不是那些事件本身。

<靈魂暗夜>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6881  

 生活在世間遲早會遇到一個問題:我是誰?

你可能會回答,我就是我阿!我的身體就是我阿!這樣的答案或許沒有錯,但也不全然對。我們在世間是借假修真,這個假是肉身,這個真是靈性。為何說這個血肉之軀是假的呢?因為人的軀殼本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土為骨肉,水為血液,火為溫度,風為呼吸,而且會經歷成、住、壞、空的變化過程。⋯⋯

在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第199課:我不是一具身體,我是自由的。第97課:我是靈性。這兩課某個程度上也表達了借假修真的涵意。

借假修真的過程要將知見裡認為世間一切皆為真的認知讓它們轉化為:一切皆幻,不需執著!也就是:這個世界似真實假,真空妙有!

常聽到在世間聞道最難,有人一生中從未聽過,有人聞而不信,所以這「不信」二字也是相當阻礙向道之心的,所以「信」也是難事。而信的人也要經過信、解、行、證的修練過程,一點一滴的去蕪存菁,方能證得自性菩提。

在老子《道德經》中開篇的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意即「道」,可以用言語表述的,就不是永恆的「道」,但生活在這世間,不得不以文字這樣的象徵去表達先聖古人所悟到的人生智慧!雖然文字書本不代表真理,卻能引領你我去悟出真理!

而佛家講修道講福慧雙修,我認為這樣的福不是世間普遍認為的妻財子祿,而是因為聽聞真理、轉變知見為智慧的法喜充滿!生在末法亂世,真真假假首重在“悟”。在人世間,眼睛能看到的事物都是外在的表像,切身感悟到的真理才是本質。當一個人的心境真正達到純淨、善良的時候,神就會把他的智慧打開,他才能感悟到真正的道,進而走上返本歸真之路。

我想,修行就是修個接納一切的平常心,開悟就是了悟,一切都是虛幻的,一切都不需要執著。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1238232_1003688862974818_6135104583212777901_n  

 

一趟隨性的旅程,3天走了600多公里,入住偏僻的小鎮,在微風的輕撫下,聽著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

 

不期而遇到戴勝通,吳神父,沒有刻意去打招呼或要求合照,我知道他們都以他們的方式在愛台灣,服務台灣的子民。

 

旅程難免有失望,但更多的是收獲,從牛山呼庭,陶甕百合春天,聽風說故事,小麗廚房,浪花蟹,吳神父按摩中心等等,晚上泡一杯咖啡請民宿主人,暢談人生喜樂,我想我還會再來的。

 

阿斌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7870IMG_7880IMG_7932  

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扮家家酒時
女孩總是吵著要插上油桐花,只要做他的新娘
一天,大家長大了!爸媽作主,女孩子,嫁給好人家
男孩因為家世不好,希望女孩能嫁個好人家
因此斷然地決定離開。
男孩要離開那一天,女孩哭著對他講
不是你的新娘我不嫁!你走啊!有一日你有了勇氣
我會在開滿油桐花的地方等你回來娶我
炙熱的五月天,女孩逃婚了,跑到一個離家很遠
但開滿油桐花的山頭。一年又一年!五月又來又去
女孩期望等待的心從像落花化泥
又一年,五月來又去!女孩因思念而死
鄰人應女孩之求,將她葬在家旁的油桐樹下
爾後一年又一年,所有的花隨著五月的結束也凋謝
只有那棵油桐樹終年開著花。
終年開花是女孩臨終時,對著天公的要求
女孩深怕有一天男孩在油桐花季節之後
看不到盛開的油桐花,男孩會找不到女孩
寒寒十月天,那棵油桐花開始隨風飄落
樹下則是男孩跪抱油桐樹說:我來娶你隨我化作天使去吧
珍惜身邊的所有,不管是真實或虛幻。
應以真誠的心去對待,千萬別事後在來後悔
 
然而花兒的美也像初戀一樣讓人一輩子難以忘懷 在油桐花雨裡相遇的男女,
就可以得到油桐花的祝福,
永不分離....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0421431_994322197244818_6289397046161769651_n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閱讀』這一件事情,始終讓人擁有美好的記憶與感受。
不管是孩童時代的童話故事與漫畫,還是高中時期的武俠小說,工作上的專業書籍,我相信一本書是在帶領你我去作一場『意識的探險』,啟發你內在尚未覺知到的宇宙。

真正比較有閱讀的習慣,應該是從從大學開始吧,而入社會之後,在工作之餘常常帶著一本書躲進咖啡館的一角,與該書作者作一場『心靈的對談』。我分享的許多文章,其實有很多是在咖啡館裡產生了靈感,回家之後把他寫在部落格裡面。從書裡面獲得的深刻啟發,然後用自己的話語將書中的道理分享出去,多年前曾收到網友的感謝訊息說到,我分享推薦的一本書,打開了她感情的心結,而我相信這也是一種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的心態吧。

 

回憶過往生命中一本一本的好書,彷彿跟著不同領域的老師學習一般,
感謝『如來的小百合』讓我知道因果輪迴的深刻教育意義,
感謝『生命的答案水知道』讓我知道愛與感恩是世界最偉大的力量,
感謝『與神對話』讓我知道神是幽默的,而且不會批判與懲罰人類,
感謝『零極限』讓我知道只要用四句話,就能清理自己,
感謝『當下的力量』讓我知道臨在當下的力量,
感謝『告別娑婆』讓我知道生命的起源與意義,並且引領我走入奇蹟課程,
感謝『奇蹟課程』讓我知道真寬恕的力量。

 

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書籍無法詳述,我相信大家的生命之中一定也有那一本書深深地影響著你。有時候人生低潮或是困惑的時候,打開書本,或許映入你眼簾的一段話,就能當下打開你的心窗,引導你走向光與愛。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424231719-6514390_n  

 

你喜歡喝茶或咖啡嗎?
你有自己的茶道、咖啡道嗎?

 

記得在電影<霍元甲>片中有一段談論到何謂『茶道』,茶有好壞之別?
這個問題自己也思索了很久,很欣賞片中主角李連杰的回答,他說:『茶本無分好壞,是人心在分別』!

而人心的分別與判斷也無可厚非,但隨著人生歷練越來越多之後,也很自然地產生了不同的好惡,宏觀地來看,一樣東西可能是另一樣東西相對性的存在,
所以誰高誰低,或許不須去評斷它,大家都是依不同的因緣在選擇而已。

 

在咖啡的世界裡,有人愛拿鐵的香醇,有人愛單品的純粹,有人則偏好Espresso的濃烈。而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大家依循不同法門、不同老師的教誨,找回自性,發現不完美中的完美。

何謂『茶道?』或許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因為每一個人的回答都代表著茶道的某一面向。《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為學日益”是說:向外追求學問,通過學習獲得科學技術知識,學習知識與技術要不斷地豐滿完善、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而“為道日損”是指向內追求智慧,通過默修開啟潛意識,從物質到精神過程中的私心雜念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人與自然的便捷溝通,與道會合,實現藝術與人生的最佳狀態。損之又損、減之又減、簡而再簡、約而再約,“道”便顯露出來。在這個求“道”的過程中,就可以開闢出一塊廣闊的空間來。這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也是一個去雜念而存樸質的過程。

當累積了許多茶葉、咖啡知識到一定的程度,會自然而然提升至心靈的層次,此時喝什麼茶與咖啡、在什麼場所喝、什麼時間喝等等的外在條件,都不是最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你喝時的心境,藉由喝茶的過程去靜心、淨心、進而發現那用心轉境、心如明鏡的自在與喜悅!

 

這樣的狀態卻是捨棄慾望與執著、全然地安住於當下才能體悟的,也呼應老子老子說的:『少則得,多即惑』!在品茗喝咖啡時,也能體悟到生命『一期一會,不期四美』,因為人與人的相聚,都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而天下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難並,故云不期四美。所以人只能珍惜當下,接受當下一切因緣的發生。

 

喝茶只需兩個動作 —— 拿起和放下。
人生亦如喝茶,雖看著繁雜,其實又何嘗不是如此簡單?
有些事何必糾結於心,很多時候,看淡一些,看輕一些,
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樣,不過拿起和放下罷了。

喝咖啡,喝的是生活的品味與悠閒,品的是生命的回甘與自在。

 

我認為再多的語言與文字也難盡述茶道與咖啡道,不如有空時喝杯茶、喝杯咖啡,或許在聞香與品嚐回甘的當下,更能契入茶道咖啡道,與道合一!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