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學奇蹟>
 
一般佛教徒說到吵架,非但避之唯恐不及,還發明了一句「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來警惕愛吵架的朋友們。
 
這句話,即使以奇蹟課程的角度來看,也有七八分的正確性,因為在選擇了小我思想體系的那一瞬間,是不能同時選擇聖靈思想體系的。
 
不過,奇蹟課程不認為真有什麼「功德林」會被火燒的一乾二淨,因為圓滿本質是絕對而且不變的,人人皆然。只是吵架(或其他任何時候)做了一個惡夢,讓我們忘記了彼此共同享有的純潔無罪的圓滿本質而已。
 
問題來了,我要讀奇蹟課程,而且還想把奇蹟課程的精神「活出來」,萬一真的吵架了,該怎麼辦?
 
今天早上剛和隔壁棟的住戶吵了一架,理由非常瑣碎,他們在做資源回收,由圍牆的一邊把一大包一大包的資源垃圾丟向我們這一棟的花圃,壓壞了種好的植栽,而我正好在書房看到,於是打開窗子請他們注意,不要再這麼做,並請他們把壓到的植栽復原…
 
對方很生氣的說「拜託你好不好,我們是在做環保,是做功德耶。你們心胸要放寬大一點。」
 
這句轉移焦點的話(尤其是諷刺我心胸狹窄的最後一句),壓到了我的神經,於是拿出新買的照相機蒐證,開始諷刺他們為「環保大菩薩」(呃……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下樓不到幾分鐘,隔壁棟的管理人員出現了,我們棟的鄰居開始下樓關心,人多了起來,對方軟了下去,他的資源垃圾也清的差不多,於是就吵完了。
 
在吵架的過程,我看見了什麼?
 
我看見我想保護的事物:盆栽、自我形象、「一個公道」。對方想保護的事物:「做公益」的自我形象,還有我也不明白的東西。
 
沒吵這一架,還看不出這些隱藏的動力;吵架時,是不是都還是純潔無罪的上主之子?吵架後回味再三時,還真的能覺得對方是純潔無罪的上主之子嗎?處處分析是不是佔理的時候,還能記得什麼一體性嗎?
 
我要誠實的說,我不能。因為當時,拼了命似的,在保護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在那個堅持的瞬間,這些「對」比一體、弟兄、上主都重要。正如奇蹟課程所說的,這就是小我的真正目的。
 
解法不是跟小我打架,也不是去「彌補小我所造成的傷害」,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中,一點一滴的學會「重新選擇」。
 
有人覺得,修持的目的,是要「打造人間淨土」,也就是尋求各種善巧的方式,禮禮貌貌和和氣氣圓圓滿滿的,大家都好說話就解決了。不過,如果這招管用,那麼諸天菩薩的功德,早就軟化了所有心靈的防禦措施,我還怎麼需要吵這一架?這就好比一群人都做了惡夢,其中有個人說,「來來來,我們一起來,念力大加持,惡夢化美夢,急急如律令。」這樣真的能惡夢化美夢嗎?
 
我並不這麼覺得。
 
這時候,對我有用的話是這樣的,幫助我學會看到,我是怎麼做出這場惡夢來的:
 

「我知道這是什麼感覺,我對批評也有相同的反射作用。但請容我告訴你,我學到了什麼。秘訣在於把回饋當成禮物,但你必須先判斷回饋是否正確,我用的方法是核對別人的回饋是否撞擊到我的親身經歷,是否有任何部分聽起來是正確的?即使只有一點點、百分之五也好。我試著回想以前是否有人給我相同的回饋,我會思考可不可以找人核對。我想知道對方是不是指出了我的盲點,看見我沒有看見的部份。你願意試一試嗎?」(叔本華的眼淚,pp.190-1)
 
而不是寄託於「『不是我』的念力大集合」,把惡夢變美夢。
 
套用一句在讀書會聽過的一段話:
 

聖靈想跟你說的是:「謝謝你,又給了我一次機會改變你的生命」,而非「謝謝你,又給了我一次機會去救那個人/改變那件事情的結果。」
 
吵架已經發生了,它可以是反悔+懊惱,也可以是學習奇蹟課程的機會。
 
我,要選哪一個?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網站>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相信這句話是大家都耳熟能詳,分享的喜悅大家一定都體驗過,從分享食物、金錢、書籍、物品、資訊、風景、宗教、生活理念等等,舉凡世間有形的或無形的東西都可以是你分享的媒介。而隨著人際網絡的互動頻繁,『分享』這兩字早已不再侷限於朋友之間了。

 

在西元1967年,一位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提出一個理論:『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意思是說:只要透過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上任何兩個不相識的人。而微軟也曾利用MSN蒐集來的資料作過一個研究,分析2.4億位MSN用戶所發出的2,550億筆訊息,尋找特定重複文字,發現透過MSN平均6.6層的關係,就可以找到任何一個MSN的使用者,這似乎間接證明了六度分隔理論的可信度。

 

其實只要有心,不乏你可以去分享的人,至於你想分享什麼給他人,也存乎你對此事物的價值認定了。但是被分享的人有拒絕接受的權力嗎?你一定會說:當然有呀!曾經看過一句話『接受也是一種慈悲』,像有些出家人或喇嘛接受信徒的供養,給大家種福田的機會,跟大家結法緣,說起來也是一種慈悲呀。 因為『奉獻的喜悅』和『接受的喜悅』同樣是一種需求。沒有人是「施者」或「受者」,因為這兩種身分我們同時都具備了。

 

你是否曾"隨緣地"分享、"積極地"分享、還是強加自己的意志給他人而分享嗎?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念頭:『你的_不好,我的_比較好,你一定要接受它,或至少試試看吧』,我相信沒有人喜歡被勉強,但我也可以體會這樣積極去分享的人,一定是他真的從中受益很多,才會那麼積極熱情地想與周遭的人分享,只是過猶不及,『分享』有時候真的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而要拿捏的好,不至於造成反效果,著實是一門大學問呀!

 

在《與神對話》裡看過『分享即擁有』的觀念,我也曾寫下一段話:『施不為了得,捨是為了再捨!』若『施』就是目的,起心動念都是『捨』的念頭,相信要達到這樣慈悲無我的境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嘗試去修練的。有人賺10元捐獻出1元,有人家財萬貫但是一毛不拔,也有人所剩不多卻願意捐出所有!當然世間萬象,每個人各有所執,本無對錯,你想獨善其身或是兼善天下,也只看你的初發心而定,但一個社會的進化程度卻可以從『分享的態度』去檢視,而不是從『分享的能力』。這樣的進化是一個歷程,而你我卻可以讓這個歷程的時間可長可短。

 

現在的我隨緣地分享,只待你隨緣地接受!

1Q5031234F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世間各個領域都有所謂的『達人』或是『大師』,這是人們給予的尊稱,而要獲得人們一句『大師』的稱呼,可能得累積數十年的鑽研與學習,方能獲致的成果。

在宗教領域裡的許多『大師』們,稟持著慈悲喜捨的精神,辦學校、蓋醫院、造橋鋪路、聞聲救苦等等行為,而這樣的行為確實也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凡夫』們,在感動了人心之後,也引領有緣人去瞭解與學習該法門的中心思想理念。

我相信每一位大師一定都經歷過凡夫的人生階段,在通過苦難、恐懼、病痛、匱乏、煩惱的考驗之後,所淬練出來的人生智慧,確實也能啟發很多在苦海浮沈的眾生。

在《與神對話》裡有一段話:『一位真正的大師,並非擁有最多學生的人,而是創造出最多大師的人。一位真正的老師,並非是最有知識的人,而是令最多人擁有知識的人。』或許這一段話可以用來檢驗世間所有的老師與大師們。

 

而也有不少人在歷經紅塵俗世的磨難與考驗,在洗盡鉛華之後,反而更能甘於平凡與平淡。正所謂:『淡才能見真味!』隨著資訊的發達,藉由網路或電視節目,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各個角落,都有著感動人心的『凡夫』做著非常平凡的小事,每每看完報導之後,深感這些『平凡中的不平凡』正是你我需要去效法的。

大師引領著許多凡夫成為大師,大師成就凡夫,凡夫也成就了大師,『施』與『受』是一體的,大家都是『一體』的存在。

 

我是大師也是凡夫,我不是大師也不是凡夫,我只是我!

CXW_Korea  

CXW_Korea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幾天我推薦一位經歷感情低潮的網友一本書,張德芬寫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她今天剛看完之後並且回應我說:『很受用!』其實自己也很高興能推薦好書給朋友。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每天看著兒子盯著電視卡通頻道或是在電腦的youtube裡面觀看卡通影片<海綿寶寶><喜洋洋><膽小狗英雄><巧達><豆豆先生><粉紅豹><呆呆熊><加菲貓><Dora><Angrybirds><Thomas火車>等等,也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喜歡看的卡通<科學小飛俠><無敵鐵金剛><小蜜蜂><小甜甜><小英的故事><喬琪姑娘><海王子><大力水手><頑皮豹><湯姆歷險記><天方夜譚><靈犬雪莉><獅子王><萬里尋母><小婦人>,看來兒子長大之後也會像我一樣,充滿許多美好回憶的!小孩都歡看卡通是因為『卡著一定要通吧,哈哈!』
啊,糟糕........洩漏了自己的年紀了!!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位網友看了我在痞客幫的部落格首頁,她說喜歡我的排版與照片,突然她發現說:都沒有廣告耶。我回應她說:我喜歡簡潔,但是有廣告耶,妳沒發現?我廣告:真理!
她則回應:也是人生與哲學吧!
哈哈~知音難尋阿!

IMG_5025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是台中人,曾帶住台中的小學同學去台中某一間咖啡館喝咖啡。(快雪時情)
我不是台南人,曾介紹台南友人去台南某些氣氛不錯的咖啡館。(甘單咖啡、ORO咖啡)
我不是高雄人,推薦過高雄的朋友,去一間很有氣氛、很寬敞的咖啡館(Qubit cafe)
我不是台東人,曾介紹台東友人,去台東當地的特色咖啡館。(小曼咖啡、有時散步)

我不是花蓮人,曾介紹一位住花蓮的友人,去一間位於吉安鄉田野間的咖啡館(伯楊咖啡本店)

我不是宜蘭人,也曾推薦過住宜蘭的學姐,去羅東夜市附近一間位於2樓的咖啡館。(小公寓咖啡)已停業
唉....我只是一個台北人,愛泡咖啡館,喝喝咖啡而已!
哈哈~
IMG_4999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雖然網路資訊發達,所有的旅遊資訊只要敲幾下鍵盤,就可以查到你想要找的資訊,而在網路世界裡也有許多人藉由部落格或是臉書在分享他個人的吃喝玩樂的經驗。但自己還是喜歡翻著實體書的感覺。

 

回想近幾年買了一些書<跟著董事長住民宿1~6><出色旅行><來吹太平洋的風><台北咖啡印象><此生必去!台灣山林旅遊秘境><此生必去!台灣最美景觀餐廳><一日,尋味台北><小小站停一下><台南老房子新感動旅行><到宜蘭來我家><到花蓮來我家><到墾丁來我家><到埔里來我家><從東京到京都,我的珈啡時光><一生一定要帶朋友去的100個私房景點><一生一定要帶她去的100個私房景點><肉魯玩台灣,2天1夜私房小旅行>,這些書中介紹的景觀餐廳、特色民宿、私房景點、車站、人氣咖啡館等等,都是我去旅行時的參考指標,感謝有這麼多人用『心』地在玩台灣,玩出了一片天、也玩出一本本記錄台灣各個角落的真情故事與美景的書籍,希望自己下次出遊時也能留下美麗的相片和心情文字與友人分享。IMG_5108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可曾想過當你即將臨終、閉上眼的那一刻,在你的心裡是否會想要『無怨、無憾、無悔、無懼』的離開世間?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想要吧。物質世間是不完美的,但也因為這樣的不完美,才能成就完美。

猶記得達賴喇嘛說過:『人生以快樂為目的』,在賽斯書裡看到:『人生就是學習如何創造自己的實相』,在與《神對話裡》說到:『人生是無意義的,除了你給它意義之外』,台灣的靈媒伶姬的書裡看過:『人生就是來還債,報恩,學習,考試,服務』等等,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不一樣。

 

短短的數十寒暑裡,經歷過種種的人際關係與不同階段的生命課題,這過程裡難免會產生一些缺憾或是悔恨,可能你認為別人虧欠了你、傷害了你,當然也有可能是你虧欠或傷害了他人,於是虧欠別人的會想要還『債』,受人幫助過的會想要報恩,若是認為他人虧欠你或是曾傷害過你,當然你可以寬恕原諒別人,或是在臨終前一刻依然帶著怨恨離開。而選擇要怎麼做,完全操之在你。

 

多年前曾在一個命理宗教電視節目裡,講到『如何改變命運?』並且舉出五大原則就是『1.懺悔2.覺悟3.發願4.迴向5.感恩』,而讀完《荷歐波諾波諾的幸福奇蹟》,該書中講到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是由『懺悔』『原諒』『轉化』三個要素組成。兩種論述似有異曲同工之妙。隨著修.藍博士的努力推廣,利用這四句話『I'm sorry對不起』『 Please forgive me請原諒我』『Thank you謝謝你』『I love you我愛你』的清理運用,對自己人生中發生的所有課題『負起百分百的責任』,持續地清理,方能回到『空』『無』『零』的狀態!

 

我相信修行或是喚醒靈性的法門很多,差異絕對是有的,但是並沒有高下之分,就像那茶一樣,有的只是人心的分別判斷而已,分別判斷並沒有錯,擇其你認為『適用』『有用』『好用』的法門即可,不需批評別人的法門,而當你遇到批評攻擊時,一笑置之即可。每個人要走的業力之路都不同,別批評失敗,也別羨慕成功,從靈性的角度來看,並沒有失敗這一回事。

人生只有『當下』,想傾訴的話語,想表達的情感,想吃的美食,想看的壯麗風景,想完成的人生夢想等等,若時機成熟就別等待了,Just do it。在人生的每個當下都能了悟『世間的一切虛幻與無常』,要無怨、無憾、無悔'、無懼的離開世間就會更容易了。

 

 

 2010062608321017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喜愛《零極限》這本書的朋友,一定要參考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荷歐波諾波諾的幸福奇蹟》,這本新書把零極限的清理原則與過程說得更清楚明瞭。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