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某個星期六去公館的佛化人生聽演講,主講人是王中和老師,題目是講:開悟。
很多修行人都在追求開悟、解脫、上天堂、涅盤等等,
是否開悟是那麼遙不可及呢?或許妳會覺得開悟有用嗎?能當飯吃嗎?
我們換一個說法,如果開悟能讓你更輕鬆、更自在地面對與處理生命中的種種課題,
妳是否願意發一點時間去學習與探討如何開悟。
王中和老師學問廣博,他說:開悟就是開智慧,當妳智慧打開之後,世間的一切情境,
妳都能了然於心,不執著,知所進退,自然而然地妳的生命裡就會流露與彰顯出喜悅與快樂!
自己多年前學習紫斗的時候,老師也曾說過,學命理可以開智慧,
有智慧的人不會把恐懼、煩惱、痛苦、掛礙當成生活的信念,
而能時時刻刻活出以愛、分享、感恩為他的生命主軸,進而成為一個實際典範。
開智慧也就是要能分辨世間的一切事物,何者為"真",何者為"假",
這又是另一門大學問了!
王老師也推薦了延伸閱讀的書籍與經典
1.奇蹟課程
2.萬法簡史,作者:肯恩.威爾伯,張老師文化出版
3.心經
4.金剛經
都是在講開悟的喔!
目前分類:好文轉載&影音分享 (281)
- Sep 01 Wed 2010 00:10
開悟
- Sep 01 Wed 2010 00:07
我是誰?
之前有一位網友回應我一段話,也讓我沈思良久,
她分享到,她也看了不少靈性方面的書籍,不過現在不太看,慢慢發現看太多書,反而成為頭腦的阻礙,生命的成長畢竟是要親身經歷、看見、打開、放下,更覺得書本只是書本,再怎麼樣都不是自己的,ㄧ定要自己看見才是真的!
話雖如此,但是書本也是有它的功用在,但是自己親身的經歷與體悟更能啟發自己內在本自具足的智慧。
白寶書第145頁裡也有說到:智慧不是一個理性的瞭解,而是一種真正透過經驗而獲得的情感的瞭解!
人生所為何來?生命的真正意義?我是誰?
這幾個人生的大哉問,我在<與神對話>,<告別裟婆>,<奇蹟課程>,<白寶書>裡,都曾經看到相同的描述與解答,
我自己是深深認同的,這些好書幫助我"憶起"我內在的神性、佛性,這一條靈性之路是無止境的,再一次感謝古今中外的眾先知,留下這麼多指引與訊息,引領著有心人不斷邁進!
- Sep 01 Wed 2010 00:04
一半一半的悠然境界
清朝李密庵曾寫過一首「半半詩」,最能表現「一半一半」的悠然境界:
看破浮生半百,半生受用無邊,半殘歲月儘悠閒,半裡乾坤開展。
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寒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餚饌半豐半儉。
童僕半能半拙,妻子半樸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一半讓將人間,半思後代與桑田,半想閻羅怎見。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自來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祇半。
過去藥山禪師曾經指著庭院的兩棵樹,問他的徒眾:「榮的好?還是枯的好?」結果有了三種答案:
道吾說:「榮的好。」
雲巖說:「枯的好。」
最後,高沙彌說:「榮的由它榮,枯的由它枯。」
好一個「榮的由它榮,枯的由它枯」!
在春天裡,紅花綠葉,顯得相得益彰;在夜半空中,星月交輝,更覺宇宙之浩瀚偉大。只要我們懂得互相尊重、包容,彼此調和、平衡,就會發現「一半一半」的世界真美好!
- Sep 01 Wed 2010 00:02
真理是超越宗教的
在一本書上看到一段話,內容是:
就像蜜蜂,從不同的花朵收集花蜜般,
智者接受不同經典中的精髓,
並只看見所有宗教的優點。
這段話的出處是《聖典博伽瓦譚》,一本印度教的靈性經典。
自己接觸一些宗教的書籍經典之後,更是深深地認同上述那一段話,
每個不同人生時期可能會有因緣去接觸不同的宗教法門,
皈不皈依是自由選擇的,而宗教義理本無好壞高低之別,
只是現今常常被有心人利用它來騙財騙色,
人生不一定要皈依哪一個特定的宗教與大師,卻是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靈性。
我相信真理是超越宗教的,
可預見的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捨棄宗教,回歸自己的內心去觀照,
覺察到靈性的光與愛!
- Sep 01 Wed 2010 00:01
愛是什麼?
某單親媽媽去見一位智者,尋求解惑。
單親媽媽問:愛是什麼?
智者含笑望著她回答道:
當妳為孩子繫上鞋帶,愛不就是謙卑奉獻?
當妳為孩子蓋上棉被,愛不就是體貼關懷?
當孩子翅膀硬了,要遨遊飛翔,愛不就是衷心祝福?
愛已全在你們身上顯示了!
- Aug 31 Tue 2010 23:56
幸福是渴望重複嗎
之前買了一本<天下雜誌>,風格旅遊專刊(微笑台灣319鄉),
或許有生之年無法把台灣319鄉鎮走遍,但是藉由雜誌的報導,也能看到台灣的各個角落裡,在藝術、工藝、飲食、人文等等領域,默默地耕耘付出,帶給有緣人體驗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機會,分享無限的愛與熱情!
幸福是渴望重複嗎?一輩子如果只是專心做一件事,也是一種幸福嗎?重複可能是原地踏步,也可以是往下深耕的進步。
或許我沒有如此的專注力,但是每次旅遊時,總能感受到各地的絕美景色,滋養日漸乾涸的心靈。旅遊也是"觀自己"的好時機,在面對自己的旅程裡,在靈光乍現的覺知中,身心靈當下早已療癒,幸福與快樂只是自然的彰顯!
- Aug 31 Tue 2010 23:47
土石流的省思
曾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土石流的省思>
作者是靜宜大學生態系_陳玉峰教授
看完之後感觸不少。
~以下是部分文章內容~
大家雖然飽嚐了大自然的反噬,知道了要讓大自然養息,因此在賀伯風災推出「全民造林」政策,但是卻延續過去的「反自然、反本土」,砍了大樹種小樹,剷除了土地自我復建的次生林、原生林,改種一些莫名其妙的樹種。
陳玉峰舉例,塔塔加鞍部附近的紅檜造林全部死光光,沒有造林的天然松林卻欣欣向榮;谷關台電後山,賀伯土石沖毀森林,四年後恢復次生林;中寮紅菜坪九二一坍塌區,如今山黃麻林茂盛。
陳玉峰說,一平方公尺的土壤,四十天內含有可發芽的種子一萬粒,它會自然長出需要的樹木。如果強行造林,種了好樹,就會像是將強韌的犀牛皮移植到我們皮膚一樣,只會自滅卻延遲發育天然防護罩的時程。陳玉峰說,台灣的造林面積已經是台灣的好幾十倍了,「拜託千萬不要再造林」!讓大自然自己去復建,「土地公比人還會種樹」,該遷村就遷村,不要再浪費龐大的公帑去做一些無意義的復建。
- Aug 31 Tue 2010 23:38
凡是視自己為完整圓滿的人,對人自然一無所求
在<奇蹟課程>
學生練習手冊第37課看到一句話,
~凡是視自己為完整圓滿的人,對人自然一無所求~
看到這句話的同時,我還聯想到另外2句話,
~交友於無求於人時~
~人到無求品自高~
因為無求,所以一切自自然然,毫無掛礙!
這是我心生嚮往的境界,
也是妳的嗎?
- Aug 31 Tue 2010 23:36
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
近來氣候暖化這個全球議題持續發燒,
生活在當下的妳我,該如何自處與面對?
易經繫辭說:「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
,就是天象的變化,會顯現到人世間的吉凶禍福的變化,聖人遵照天授的道理來規範自己的品行並教化民眾。「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慾止其亂也。」
近些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各種災禍不斷,社會上貪官污吏草菅人命,抗暴示威不斷,盜匪橫行,黃賭毒肆虐;洪水、乾旱、SARS、蝗災、愈演愈烈的沙塵爆,以及夏日飛雪、天出四日等異象。這都在警示人們,當今正在有大的事情發生。
天垂象,見吉凶,倫常顛倒,故四時失序!
這個"顛倒"與"失序",廣義的來看,也是正常與自然的,
因為所有的外境都是"當下的人心"所化現的,
是"集體意識"造成的,所以也是地球人的共業!
我想"外境"與"心境"是一體兩面,
境隨心轉,心隨境轉,
只要大家從"心"著手,
這個呈螺旋狀旋轉的集體意識,
一定可以克服一切難題,
成就人間淨土!
- Aug 31 Tue 2010 23:35
你會膩嗎
再好吃的食物,天天吃一定會膩,
再好聽的歌曲,按REPEAT重覆一直聽也是會膩,
再美的風景,如果讓你天天去看,
妳是否能如第一次親臨般的感動?
食物一樣,歌的旋律一樣,而風景也依舊,
我想是人在作評斷與比較吧!
人的感官有其極限,
而人心難測,人心善變,本來無可厚非,
只是當結果變成不是我所期待的那樣,
那麼就會失望,甚至於開始攻擊,
只因為妳之前無怨無悔地付出,卻沒有得到等同的回報。
我們凡夫好像常常在做一些"有求"的事情,
有誰能真正地"無求"?
天?地?神?佛?太陽?聖人?整個宇宙空間?
我想,從"有求"到"無求"也是一種靈性的進化吧!
- Aug 31 Tue 2010 23:29
感謝許多啟發我的老師與書籍
在找尋生命意義的過程裡,要感謝許多啟發我的老師與書籍,
從易經開始了我的心靈旅程,易經講"時"與"位",時間與位置不對,很多事情的結果可能會無法完成。很多事情有其一定節奏與變化,有時候放寬心,無為的面對,反而能水到渠成。我們依循著大道的運行,生生不息,若是逆天而行,違反自然,勢必自召滅亡。接觸佛經感受到佛陀的慈悲,空性智慧的精深博大。
學習命理風水,最終體悟到一切事在人為,福地福人居,修心實為上策!也接觸一些因果輪迴,前世催眠,靈魂學的書籍,雖然現今的科學無法應證輪迴的存在與否,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我認為信不信都不重要,因為冥冥之中我們都在走自己的道路,演自己的劇本!只需要問自己投入與面對了嗎?
直到近三年,因緣際會看了西方暢銷經典<與神對話>與<告別裟婆>,書中作者與高靈對話所留下的文字訊息,充滿了愛的能量。啟示著我們提升靈性,放下宗教的時刻已來到!
世間不可能完美,因為一切都是生滅的,而要到達完美,告別裟婆,解脫輪迴痛苦,
在<奇蹟課程>裡點明了某一條路徑,指引我繼續前進!
- Aug 31 Tue 2010 23:04
分別心
觀察社會上的一些制度與消費行為,
總是存在著"分別心".
例如貴賓卡會員折扣,員工價優惠,行員優惠定存,平日住宿優惠....
通常是你貢獻給他越多,他給你越多福利與折扣,
或是不同職業身份的人,不同時段,有差別的待遇,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
你以分別心對待別人,別人同樣以此對待你!
這很公平.
所以也不用去批評別人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了,
人心若是沒有一體感,是不可能擁有一視同仁的心態,
但是改變是慢慢累積的,
相信就一定看得見!
- Aug 31 Tue 2010 23:03
生命列車
生命的旅途,好像坐火車旅行,
有人跟你同一列車,
有人跟你同一車廂,
有人跟你並排而坐,
有人提早下車,
有人匆匆上車,
生命中的事物,來來去去,去去來來,
你留不住你喜歡的,也送不走你討厭的,
窗外的風景,只能讓它們"自由地"來去,
享受這一趟獨一無二的旅程吧!
- Aug 31 Tue 2010 23:01
無題
現在開手排車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會懷念開手排車的時代嗎?
我之前開自排車,現在開手排車,
自排車的便利性,手排車的操控快感,各有特色.
你是否會省思,
何者優?何者劣?何謂進步?何謂退步?
其實靜心想一想,
你可以發現,沒有誰優誰劣,
只有不同的"用途選擇"之下的"適不適合",
春天不比夏天美,瘦也不比胖美,
一切都只是人為的評斷!
古代 現代
鄉村 都市
極簡 繁複
緩慢 快速
一切都在不斷的變化,
這是集體意識下的自然演變,
享受這演變,
承擔這改變,
這歷程就是生命.
我將不斷的變換生命的檔位,補足油門,
切換於不同的生命跑道!
- Aug 31 Tue 2010 22:59
意識經由7個層次提升
你經由肉身的生命過程,經歷你所選擇的一切,
快樂,悲傷,恐懼,喜悅...
你的意識經由7個層次提升,
1.生殖與生存
2.恐懼與痛苦
3.權威
4.感受愛
5.表達愛
6.在所有生命中見到神
7.我是神
你憂心能源危機,金融風暴,溫室效應,世界末日,...
你恐懼失業率,自殺率,離婚率,犯罪率,空氣污染,意外災害,...
你煩惱退休金不夠,保險不夠,存款不足,...
你所處的世界是你的心怎麼看待它的,
熱情並快樂地"愛自己","作自己"的人,
並不會有太多掛礙,
若是沒有經歷地球階段的歷程,你無法體驗一切的情感,
智慧是積累的情感!
快樂是存在的最高境界!
- Aug 31 Tue 2010 22:57
人生七力
二十看學歷
三十看能力
四十看經歷
五十看財力
六十看體力
七十看病歷
八十看黃曆
真是簡潔有力~
一語道破...
看完後,你還有力嗎?
- Aug 31 Tue 2010 22:43
當下就是威力點
你追悔你過去的某些言行嗎?
你過去的傷痛是否都療癒了呢?
"現在"的你是否有辦法去改變"過去"的你?
過去的"果"已經產生了,
而當下的你可以作的努力是,改變你對過去的認知,
認知是可以改變的,
藉由先認同那個事件確實已經產生了,
而同時你可以冥想那時候的你是作另外一種選擇,
創造一種新的經驗,
新的認知也因而產生,也會改變了你的未來!
當下就是威力點!
當下的你是有能力可以改變你的過去與未來的,
有空多作作白日夢吧,
會有益身心靈的.
- Aug 31 Tue 2010 22:42
生命是...
看到一位基隆網友的交友標題『生命是...』
你會如何定義你的生命呢?
生命是一場夢.
生命是一首歌.
生命是一齣戲.
生命是一本書.
生命是一局棋.
生命是一種選擇.
生命是一種允許.
在你經歷了許多之後或許你會發現,
生命是一切得一切!
生命只是一個過程!
生命也是"如是"!
生命是...!
- Aug 31 Tue 2010 22:38
心靈,物質,能量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實現夢想的時間越來越短了,
你所看得到的一些新產品,無不標榜著更快速,更大,更耐用,更安全...
網際網路,手機,汽車,子彈列車,噴射客機,太空梭...
這些工具帶領著人類,拓展更高的視野,
而在心靈層次更為提高的同時,
更快速的發明亦緊接而來.
最終"心靈","物質","能量"必定會在某個當下合一,
心,物,能,是任何事物的一體三面,
而<心物能>也代表著<身心靈>,
地軸的傾斜代表著因果的加速,
地球上的災難也在加速進行中,朝著"越大"與"越快"反應,
是全體人類該覺醒的時候了,
人生是現在進行式,
你的當下"一念",
即可決定大家的未來!
- Aug 31 Tue 2010 22:37
宇宙的故事
宇宙的故事<上篇>
在無始之始的時候
也就是宇宙將生不生的那個時刻
那兒只有一個靈魂、一個意識
那唯一的靈魂,突然從矇懂中,產生了覺知
這唯一的靈魂想要了解,是什麼在覺知著
問題是,它是那個最初,虛無中的獨有
除了它自個,沒有別的存在
有如一個人盲目於暗室之中,於是它無法觀察與了解
於是它動了靈感,它想:我必須創造出不是我
好透過不是我的,來了解自己
就好比要明白黑是什麼,最好的方法
就是拿白與其他顏色,在一旁來比較一樣
於是,這唯一的意識開始自我創造
於是竟發出了無量巨光與轟然巨響
那我們所知曉的大爆炸發生了
這創造一但開始,便無法停歇
從唯一的靈魂分裂成無數的小靈魂
同時以光速不斷地從核心中分離出來
這些無數的小靈魂,經過億萬年的不斷地演化
變成了礦物、植物、動物、人、靈界的各種生靈等等
宇宙的故事<中篇>
然而分離,卻也產生了對源頭再度合一的渴望
畢竟那無數的小靈魂,本就具備純粹的本質
在其中人類創造了他們的信仰、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等等
好表達他們對源頭的思念
於是那個源頭被冠上了神、上帝、阿拉、至上意識、造化、道等等的不同名字
一直到今天為止,一切的靈魂仍在進化中
也就是造化本身仍在演化.
而我們都是其中的一個小靈魂
這亙古的秘密,就藏在我們心裡
只要去發掘,就會找到,就好比佛家講:佛性本有
那顆摩尼寶珠一直都在那兒呢.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靈魂都不一樣
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靈魂物質化成為人之後
各有不同頭腦、性格、行為模式與生命的腳本
而我們與那最初的唯一靈魂的關係,就好比:
一個人有頭腦,有眼睛,五官,手,腳等等
每個器官各有各的不同功能與天賦
我們不能用眼睛的角度,來要求腳擔任眼睛的角色
但是全部的器官,合起來就是一個整體的人.
宇宙的故事<下篇>
這些小靈魂們,在一次次的自我創造與體驗的旅程中
體驗從僵硬到彈性、從有限制到柔軟
在這樣不斷明白、釋放自我限制的漫長旅程中,體會到自己是誰
而當一個在人間的靈魂,體會到這一切本有的完美性時
祂就將再度回到大光明裡
如果地球上的所有生靈,都體會到這個完美的純愛時
整個星球,就將帶著滿天的星斗
一起回歸到根源,進入涅盤之境
故事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