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十月的一個晚上,哥倫比亞大學附屬心理學院的主任比爾晚上收到一個電話,他的同事海倫歇斯底里地在電話的那一頭嚷著:「那個『聲音』始終不放過我,一直說:『這是闡釋奇蹟的課程,請筆錄下來。』我該怎麼辦?」

比爾知道,幾個月前,當他對系裡的鬥爭感到忍無可忍而說出「這一定另有出路才對」時,海倫曾慨然應允與他一起尋找這條出路,自那個事件以後,海倫開始經驗到一連串的怪異現象,甚至白天都會看到異象,他們有種預感,某種不尋常的事件就要發生了。

身為六十年代心理學家的海倫,擔心被人視為迷信或瘋狂而淪為學術界的笑柄,始終抗拒這些無法解釋的經驗,若非比爾的諒解及鼓勵,她簡直無法面對這類事情。

這回比爾照常安撫她,建議她按照那「聲音」的指示筆錄看看。海倫仍不放心:

    「萬一那只是一派胡言呢?」
    「我們就把它撕掉,沒有人會知道這件事情的。」
    「保證沒有人知道?」
    「我保證。」


海倫終於答應錄下那些訊息,她拿起筆記本,以速記的方式寫下《奇蹟課程》的第一句話:「這是(闡釋)奇蹟的課程。」以及隨後的奇蹟凡例。海倫愈寫愈恐慌,那聲音還要繼續,海倫已經驚惶到了極點,看都不敢看,合起筆記本,丟到公事包裏,就躲到床上去了。

第二天,比爾提前一小時來到辦公室,看到海倫已經在那兒來回踱方步了。他要海倫唸出昨晚速記下來的資料,他替她打字出來。當他們讀了筆錄的內容,不禁面面相覤,比爾與海倫共事多年,知道她是寫不出這種東西的。不論比爾怎麼勸,海倫決定終止這個荒謬的事件,但她制止不了那個「聲音」的出現。當天下午,她在辦公室剛掛掉電話,那「聲音」又出現了,她跳起來,衝到比爾的辦公室直嚷,比爾不斷安撫她,叫她記錄下來,再做決定。

當她一提筆,就聽到第一節的標題「奇蹟凡例」。當晚她就完成了那有名的五十條奇蹟凡例。《奇蹟課程》的筆錄過程就這樣開始了,比爾每天提前到辦公室幫她打字出來,前後進行了七年之久。海倫雖然非常清楚自己紀錄下來的內容,始終抗拒它,倒是比爾愈仔細地閱讀,心中愈是不安,因他知道「如果這些話都是真的,那麼我這一輩子的人生信念與行事原則都被推翻了。」

《奇蹟課程》的內容對海倫的生活心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她想盡辦法找出話中的毛病,但那聲音始終耐心地解釋。海倫感到最荒謬的是,那「聲音」竟然自稱是耶穌,而海倫是根本不信耶穌的猶太人。七年來她不斷向那聲音抱怨,挑剔文字與內容,若非比爾的陪伴與開導,她大概很難支撐下去。

錄的工程一直到一九七七年才圓滿完成,由於職業及身分的顧慮,此書深鎖櫃中,成了兩位學者「不可告人之密」,更不敢輕易示人。直到研究心靈學的茱麗出現,這本書才開始在一小群有緣的朋友間傳誦。很快地,他們了解這本書不是只為比爾與海倫而寫的,便開始以佚名的方式慢慢影印流傳出去。奇妙的是,這麼艱深的資料,不論印多少,都供不應求,於是正式出版成書勢在必行。

這個小團體開始聚在一起,祈求聖靈指引,他們得到的答覆是:此書必須由純粹致力於此書的非營利機構出版,如此一來,傳統的出版管道便不在考慮之內了,唯有組織基金會自行出版,然而,經濟來源呢?在這四個人中,唯有茱麗得到答覆:「先發願再說。」茱麗了解自己可能是受託之人,便發願盡畢生之力為此書服務。

第二天,茱麗收到墨西哥一位地主的電話,不知他由何處讀了《奇蹟課程》的影印本,自稱聽到內心的指示,願意賣掉一棟莊園,助印五千本《奇蹟課程》。就這樣,《奇蹟課程》正式於一九七六年六月以書本的方式問世,而且始終都透過口耳相傳及郵購管道流通,直到最近。

如今,此書已流通了上百萬本,且翻譯為各種語言。以此書為研討內容的大型網站、讀書會以及有線電視節目,蹴手可及。更有許多根據此書中的一兩個觀念而寫成的暢銷書,多得不勝枚舉,以致引發了不少智慧財產的法律糾紛,甚至還有一些熱忱讀者不顧基金會的勸止,組成教會,搞得熱鬧非凡。

《奇蹟課程》究竟是怎樣的一部書?其實它只是一部供人自修的靈修教材,幫人轉變舊有的知見,治癒心靈的創傷。它不管人類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等錯綜複雜的人生百態,一刀切入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它認為人生只有「一個問題,一種解決,救恩就完成了。」

最終極的問題即是人類「自以為」與生命的根源斷絕了,營造出一個虛幻的世界,在那朝不夕保的處境中忙著不必要的自衛、投射與攻擊,為自己帶來了無邊的煩惱,也為他人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最終極的解決之道便是「覺悟出你的本來境界以及你的永恆真相而已。」,換句話說,沒有神會定我們的罪,我們也從未「真正」失落過。一旦認出這一真相,我們就不再會終日忙著為自己辯護、投射、尋求補償或賠補自己的罪過,回頭便是那永恆不渝的「愛」。

《奇蹟課程》的理論雖然相當抽象,而且仰之彌高,但它的方式及目標卻具體非常--治癒生命每個層面的創痛。它鐵口直斷:一切痛苦源自人心,唯有改變人的信念與想法才能斧底抽薪。因此它在洋洋大觀的理論體系之後,製作了 365 課的教材,供人實驗與操練。如今已有上百萬的讀者為之作證,這些乍聽之下聳人聽聞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力行,變得如此天經地義,連他們都難以解釋內心所產生的變化。

《奇蹟課程》基本上是一套修正人類心理或意識的教材。人類過去所學到的一切,不僅沒有找到渴求的幸福,反而為世界帶來許多痛苦與災難,因此它要求自己的學生:「要學習這一課程,你必須自願去反問自己所珍惜的每個價值觀。」唯有先解除(undo)過去的錯誤觀念以及隨著觀念而形成的具體經驗,外在的環境才有改變的可能。

過去,人們常把外在現象難以解釋的改變稱為奇蹟,其實現象界是最不可靠的,因它們只是「果」而非「因」。若只著眼於「果」的層次,被現象所炫惑,便會淪為「怪力亂神」之流。唯有心靈層次的轉變才堪稱為奇蹟。《奇蹟課程》說,真正的奇蹟乃是「千古的仇恨化為當前的愛」,當人心突破了舊我的束縛與限制,奇蹟便成為每天生活不可缺的一環了。所以它斬釘截鐵地說「奇蹟本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當它匿跡不現時,便表示(生活)出了問題。」

《奇蹟課程》確實不負此名。


作者/Dr. Kenneth Wapnick, Ph.D., Foundation for A Course in Miracles
譯者/ 若水
原文於2006/4/6 已發表於奇蹟課程中文部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